北平防卫战,李景隆的奇耻大辱,却是朱高炽

提起建文帝朱允炆,我们都知道他是明王朝的第二代君王。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孙子,他的皇位似乎来得有点不顺应人心。这点,最起码在他的几个叔叔辈看来确实是这样。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的皇帝像朱元璋这样,皇子还在世的时候,就从孙子辈里挑选继承人,这多少有点打众多儿子脸的嫌疑。

很快,朱元璋就会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这不,在太祖高皇帝驾崩还没多久,新皇朱允炆的屁股还没坐稳,就爆发了靖难之役。起初战斗的双方只是建文帝和燕王朱棣。但朱棣是个聪明之人,知道以一己的力量去抵抗朝廷,很难获得这场战争的顺利。

明太祖晚年真人像

所以他就采取了哄骗加挟持的方法,把宁王朱权拉到了他的贼船上。起初朱棣找他宁王朱权之时,他是拒绝加入朱棣的反叛道路的。但是朱棣怎么可能放过他,所以就在自己的十七弟旁边软磨硬泡,什么计谋都用上了。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还专门跑到了宁王的封地来游说他。

就在朱棣说服十七弟一起谋反之时。朝廷派李景隆为督军大元帅,带领五十万兵马,正浩浩荡荡地朝着朱棣的大本营北平进攻。此时朱棣现在还在宁王府上,就长子朱高炽一人在北平镇守。临行之前他还在担心,自己离开北平这段时间,假如朝廷来攻打的话,自己的儿子是否能守住大本营?现在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明成祖朱棣画像

后来的历史证明,朱棣多亏有个好儿子,再加上老天爷的眷顾,北京城安然无恙的给守住了。正式这次的北平防卫战,让朱棣对这个胖胖的大儿子刮目相看,在自己夺得天下以后,就立了他为皇太子。他就是后来的大明第四代君王明仁宗。

其实,朱高炽能独自一人指挥,抵挡住朝廷方面五十万大军的攻城,从而给自己立下巨大的功劳,使之成为自己登基为帝的政治之本,他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景隆。就是这个极不靠谱的家伙,把建文帝对他给予的信任给击的粉碎。虽然此人极为的不靠谱,但却有个极为勇猛的父亲,就是大明朝的开国将领李文忠。父亲虽然厉害,但可惜,却没有遗传给自己的儿子。

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雕塑

这不是建文帝有眼无珠,选了这个无能之辈当了主帅。而是当年朱元璋选取朱允炆为自己的接班人时候,怕皇孙将来登基之时,震慑不住这帮骄兵悍将;朱元璋不敢把自己的江山拿来赌,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把当初那些和自己抛头颅,洒热血的弟兄们,给统统解决了。此举虽然给未来储君执政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刺都给拔了。但原本留给后继之君的可用之才,也几乎被他斩杀殆尽。

可以怎么说,正是因为朱允炆主政的时代,朝廷几乎没有什么可用之才,这才导致以朱棣为首的藩王敢于反抗朝廷。因为他们知道朝廷凡是有作战经验的老臣,几乎死绝。稍微剩留下来的几个老将,唯一留下的如耿炳文等人,也是行将就木,垂垂老矣!

建文帝朱允炆剧照

当朱棣知道此行,朝廷排出的统帅竟然是李景隆之时,朱棣原本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看来,他发出会心的笑容。从中可见朱棣对这位朝廷主帅的轻视程度。从后来的历史交战中来看,也不怪朱棣看不起这样一个人。可以说正是李景隆的错误领导,将朝廷赋予他的一手好牌给打的稀巴烂,从而使朝廷从优势变得处于劣势。

而真正能提现李景隆无能的一场战役,正是北平防卫战。正所谓百家欢喜百家忧,正是这场让李景隆背负耻辱之名的战斗,却让守城的朱高炽一战成名。

朱棣长子,洪熙皇帝——朱高炽

前面我们说了,当李景隆在带着朝廷五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地朝着北平城迈进之时。朱棣还在宁王的藩地劝说宁王,和自己一起推翻建文帝。这时城中只有其长子朱高炽。按理来说李景隆应该展开猛烈的攻击,一鼓作气拿下北平城这可是奇功一件的大事。也确实,刚到北京城的李景隆看准了朱棣不在城中的机会,开始对北京城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然而平日里外表柔弱的朱高炽,这时展现了平日里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亲自走上墙头,和守城的士兵们拼死守城。并且每天只睡两三个钟头,他的此举感动了城中的妇女,他们也是纷纷拿起砖头瓦片,朝着攻城的官兵掷去。

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真人像

让人意料不到的是,朱高炽带领着如此悬殊的兵力,竟然抵挡住了朝廷五十万大军的攻城,不可谓不厉害。久攻不下的李景隆开始选择按兵不动,底下的人也不知道统帅怎么了?在这关键时刻,应该趁着燕王未来救援之前,赶快拿下北京城。

看着主帅迟迟没有动作,这个时候有个叫做瞿能的都督不愿错过此良机,在一次思考中。他发现北平城的张掖门守卫空虚,正是突破的好时机。时间紧,任务重,这个瞿能当机立断,未经请示,直接带兵攻打了张掖城门。事情的发展果然如瞿能预料的那样,所以很快攻城就取得了大的进展。

明代北京城城墙遗址

就在大功即将告成之际,事情的发展叫人预料不及。这时作为军事统帅的李景隆向军队发出了立即退兵的要求。然而,退兵的理由却是见不得光的,是因为他怕这巨大的功劳被手下抢去了,所以才要求攻城的士兵退下来。想想,这种行为都是够混蛋的。

当然,李景隆也不是白痴,他选择在关键时刻把兵撤下来,不是说他就不攻城了。只不过是下次攻城时,由他自己亲自领导,这样就可以独揽功劳了。然而老天是不会再给他第二次机会,进入十一月份的北平城,寒冷的气候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寒冷的气温让攻城的士兵瑟瑟发抖。

明朝北京城城墙局部图

这个时候李景隆知道不能在等,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发起了进攻。然而朱高炽也不是简单人物,他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借助气候变冷的机会。他开始在城墙上泼水,经过一夜时间,城墙变成了冰墙,墙面太滑,人根本登不上城楼。

就这样原本的攻城计划又被搁浅了。这一次上天没在给李景隆他们机会,因为不多时,朱棣就会带着大兵前来营救了。这一次朱棣归来,实力不同往日,因为他已经说服了宁王,让他和自己一起靖难。

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权剧照

不多久,李景隆和朱棣之间的战争就开始了,答案很显然意见,李景隆压根不是朱棣的对手。朱棣轻而易举的打败了李景隆,而这个时候李景隆只得狼狈逃窜。所以这次北平防卫战,成了李景隆的奇耻大辱,相反,成了朱高炽的政治谈判筹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