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把建设国家级健康促进县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坚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和策略,创新建立健康促进县建设“双组长”机制,发展全民健康事业,持续改善城乡健康环境,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今年8月中旬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该县健康素养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唱好顶层设计“主题曲”
临沭县将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制定《临沭县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创建方案》,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科学安排部署,定期督导调度,确保健康促进县建设工作扎实开展。
成立由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相关县级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35位镇街、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1名县级领导坐镇建设办公室,抽调28名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实行实体化运作;坚持县、镇、村三级联动,在全县范围内组建了覆盖部门单位、镇街、社区村居、学校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目前,全县健康促进工作网络人员达名,覆盖率%。
县镇两级医疗机构全部设立健康教育科,各部门、社区共配备名健康教育指导员,由县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健康促进工作专业网络体系,网络覆盖率为%。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邀请省级、市专家现场指导8次;组织外出学习4次;开展专业网络和工作网络人员培训8次,培训余人次,专业网络和工作网络培训覆盖率均达%。
奏响阵地建设“协奏曲”
临沭县打出“组合拳”,强力推进医疗机构、健康主题场所等“健康阵地”建设。
完善医疗机构,先后投资14亿元,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卫生中心,相继投入使用;新建镇街卫生院门诊综合楼9处、村卫生室96处;完成城关社区服务中心及处村卫生室改造提升任务,建成“国医堂”12处、中医特色村卫生室90处。创建省级示范标准卫生室3处、市级27处、县级76处。建成并运行覆盖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医药医共体,实行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倾斜,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打造健康场所,投资2.6亿元,建成县级体育中心、苍源河健康主题公园、文化广场、红石湖健康主题公园等10处大型体育活动场馆、公园、广场,镇街健身广场9处,个行政村实现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2平方米。年,共评选健康社区75个,医院16个,健康促进机关28个,健康促进企业24个,健康促进学校54所,健康家庭3.6万户,示范健康家庭个。
如今,在社区(村居)、家庭、学校、机关、企业中,健康促进和健康理念正深入人心,广场舞、健步走等群众自发组织的文体活动蔚然成风,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唱响全民健康“进行曲”
“大娘,你的血压高压这次有点偏高,血糖也有点高,今后饮食一定要注意少盐少糖,多吃蔬菜,没事多散散步,对您的身体有好处。”在最近的一次健康随访中,家庭签约医生王绪鹅为徐大娘详细测量了血压、血糖,并耐心叮嘱她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