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和包容,让博物馆更有逛头中国江西网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与灵魂。作为历史文化的保存者和记录者,博物场馆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记忆、传承、创新的重要之所,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18日是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这一天,从中国主会场江苏南京传来好消息,江西两大博物馆荣获全国性大奖——江西省博物馆荣获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瓷业高峰是此都》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这也是江西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在目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我省各地博物馆应时而变,围绕主题推出一系列新颖的活动,线上讲堂、云导览、网上看展等形式受到了观者的点赞与热捧。博物馆作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正以新的改变,使厚重的历史文化跳出轻盈的舞步,带给受众全新的文化滋养和审美向往。——编者

小平小道陈列馆主大门

南昌小平小道陈列馆提升改造完成,VR体验厅等现代科技手段让人耳目一新——

身临其境体验伟人平凡生活

本报记者祝芸生张衍

5月的南昌,草木葱茏、生机盎然。18日,是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也是南昌小平小道陈列馆重新开放的日子。走近重新规划设计后的主大门,只见游客纷纷在《邓小平与工人们在一起》主题雕塑前合影留念;而在邓小平劳动车间又是一番热闹景象,游客在VR体验厅排队等候体验小平同志当年工作时的场景。

“我觉得内容十分丰富,比如广场,展厅,VR体验厅等。尤其是VR体验,站在这里就能看到小平同志当年工作时的情景。”熊先生是一名退休的公交车司机,对小平同志有着崇高的敬意,他在竖起大拇指惊叹神奇的同时,也为该馆的历史性、科技性、互动性、趣味性点赞。

小平小道陈列馆位于南昌新建区望城镇省庄村,陈列馆所在地原为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年10月至年2月,邓小平同志曾在这里劳动、生活了3年零4个月。

曾经的拖拉机修配厂,经过多次修缮、扩建后,如今已变成占地面积73.3亩的“小平小道”景区。其中,陈列馆于年正式对外开放。年9月,小平小道陈列馆完成基本陈列改造提升,重新对外开放。

年11月,小平小道陈列馆开启了东广场改造及旧址车间陈展提升工程。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后,目前已全面完成项目建设。新建成的大门整体形态宏伟庄重,铁锈红色突出了园区原址车间的鲜明特色。园区中轴线自东向西,地势渐高,依次分布有《邓小平与工人们在一起》主题雕塑、《卓琳来信》浮雕墙、厂车间旧址大门、邓小平雕像,陈列馆、游客中心、邓小平劳动车间等主体建筑。四周绿荫环绕,形成错落有致、庄严肃穆的空间氛围。

当年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职工食堂,同时也是向厂里职工传达会议、文件精神的场所,现已复原陈列。新增加的邓小平手稿复制展示区展出了年至年间邓小平同志珍贵手稿31件,生动展示一代伟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非凡经历,使游客能直观地感受邓小平同志高超睿智的领导艺术和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的艰辛探索。为配合新馆开放,该馆还从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引进精品展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光辉典范邓小平特别展”,张珍贵照片生动展示了邓小平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为党的事业、人民的福祉、祖国的复兴奋斗终生的伟大信仰。

“此次提升改造工程突出了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旧址车间展示内容的巧妙结合。在邓小平劳动车间(修理车间)增加了VR影片展示内容,影片邀请著名特型演员卢奇担任主演,再现邓小平当年工作时的情景。”小平小道陈列馆负责人李菁介绍,VR体验厅位于钣锻车间的南侧,原是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的木工间,完成改造后通过现代科技展现手段,让观众身临其境“参观”未开放区域邓小平旧居。记者在现场看到,体验厅使用3D建模技术,复原了邓小平同志在新建生活时的场景,并设计了“邓家厨房”等互动体验展项。观众不仅可来到将军楼后院采摘新鲜的蔬菜,还能劈开干柴、生起炉火,按照邓家厨房留下的菜谱,亲自感受做菜的各个环节,体验那个年代伟人的平凡生活。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朴实无华的语言,饱含着邓小平同志对党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李菁告诉记者,通过软硬件升级改造以后,小平小道陈列馆将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游客的到来,并全力冲击全国4A级旅游景区。

刚刚拿下全国大奖的省博物馆新馆,不断创新典藏路径、用物讲好江西故事——

全图景展现江西文化面貌

本报记者张晓欣龚艳平

赣江之畔,江西省文化中心建筑群格外显眼,从西往东,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一字排开。远观江西省博物馆新馆,建筑形似一只方形盒子,寓意为“宝盒”。宝盒里,宝物多。一入博物馆大厅中庭,由上万块参差交错的瓷砖构成的巨幅山水画《江西山水风物文明图》闯入眼帘。远观其相,是熟悉的山水画,近品其质,内涵极为丰富。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从中国主会场南京传来喜讯,江西省博物馆荣获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此次全国仅有3家博物馆入选,这也是我省博物馆首次获此殊荣。5月19日下午,刚从南京回来的江西省博物馆馆长叶蓉领着记者在这个“宝盒”里穿行,谈馆藏、看展陈、聊规划……

在新馆建设伊始,省博物馆开展了“携手共绘新赣博”系列活动,力求建成一座“我们的博物馆”。如今,历时三年倾力打造,这座中部地区体量最大的新型博物馆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新馆建构了全新的“8+3”展陈体系,由8个常设展览和3个临时展厅构成,用“光电声色”叙说赣鄱历史,全图景展现江西文化面貌。“纵观全国大部分省级博物馆,展示全省文化面貌,是普遍做法。”叶蓉说。

与此同时,省博物馆展品具有鲜明“个性”。“我们十分重视当代藏品征集,珍藏地方集体记忆。”叶蓉说,省博物馆不断创新典藏路径、丰富特色展品。借助新馆建设契机,立足区域文化特色,博物馆倡议全省67位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等无偿捐赠代表性作品件,优秀青年陶艺家捐赠作品件,形成新馆特色展览“当代陶瓷艺术名家作品展”,展示江西当代陶瓷艺术高峰,让博物馆藏品、展览与教育更好地与时代接轨,与生活接轨。“目前,我们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首创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见证物。”叶蓉说,通过系列捐赠活动,形成了博物馆入藏机制的良性运转,以及全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6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