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百千万工程怎么干带你一图读懂

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省“百千万工程”,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为年“再造一个新肇庆”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主要目标

年:

●各县(市、区)和各镇(街)发展定位、目标、布局进一步优化明确

●土地、资金、干部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县镇村集聚倾斜的普遍共识、工作机制和格局态势基本形成

●县域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等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进一步项目化、清单化、实物化

年:

●县域人口经济承载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东西部县区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镇化率明显提升

●乡村振兴取得长足进步,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主要任务

●实施“百千万工程”九项行动

实施县域经济创先进位消薄行动

●加快县域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

●推进县域园区平台扩容提质。

加快将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万亩千亿”的承接珠三角先进地区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

在四县一市打造“一县一园”产业转移合作园区

●支持县域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大力实施“育苗”行动,力争到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5万户

●全面优化县域营商环境。

推动全市营商环境稳居全省前列,县域信用建设进入全省前列。

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加快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到年新改建高速公路里程公里

●加快城乡供水设施建设。

建立农村供水“三同五化”保障体系

●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培育亿元绿色能源产业集群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到年,力争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5G网络覆盖

●加强防灾减灾及应急设施建设。

实施堤防巩固提升工程,推进肇庆市水利智慧防汛平台建设

县城提质升级行动

●优化县城城镇化定位布局。

●优化完善县城市政公用设施环境。

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城郊公园、口袋公园

新开工打造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全力打造县城宜居宜业环境。

推进县城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

●改善优化县城消费环境。

各县(市、区)盘活或新建不少于1个商业综合体或特色街区

●打造开放多元可持续投融资环境。

县域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均等化行动

●优先补强县镇村教育短板。

实施“县中发展提升行动”

●推动城乡医疗卫生资源优质均衡发展。

实施镇村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工程,开展组团式、接力式支医服务

●提升城乡养老托育服务水平。

支持综合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县级示范性托育中心全覆盖

●健全县镇村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实施“万千农民素质提升行动”,每年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

●发展县镇村公共文化旅游体育事业。

到年,力争各县(市、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优化提升县镇村兜底民生保障水平。

扎实推进城乡居保“镇村通”工程,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

县镇村绿美生态建设行动

●推动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在县域落地。

到年,力争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2个,建设森林城镇12个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每年新建县镇污水管网不少于90公里

●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到年,累计培育省、市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个

乡镇强专特分类创建行动

●做实“两工两农”示范建设。

加快推动金利镇和大沙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试点

全力把下帅乡打造成为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

沙浦镇力争到年创建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和中国农业公园

●做大一批综合实力强镇。

打造一批经济发达、配套齐全、环境优美、文化厚重、治理完善、辐射广泛的综合强镇

●做好一批工业示范镇。

力争到年打造规上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强镇10个以上

●做优一批农业特色镇。

到年,力争分别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全国“土特产”示范村镇3个以上,分别梯次打造“十亿元农业镇”“五亿元农业镇”5个以上

●做旺一批商贸现代镇。

力争到年打造批发零售业产值超20亿元的镇街4个以上

●做精一批文旅特色镇。

力争到年培育打造10个乡村旅游重点镇

乡村产业振兴行动

●做强县域农业产业集群。

尽快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亿元

●狠抓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万亩、总产量在万吨以上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

到年,力争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综合总产值达到亿元以上

●做大做强“肇字号”农业品牌。

到年,力争全市“粤字号”农产品品牌突破个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到年,力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家以上,新农人经营主体达到家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各县(市、区)每年新引进精品民宿项目2个以上

●促进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和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建设行动

●加强乡村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农房风貌规划。

●推进美丽圩镇建设。

每年打造5个以上美丽圩镇示范样板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到年,力争全市全部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到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以上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到年每个涉农县(市、区)建设2条以上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县域乡村治理和改革深化行动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深化乡风文明建设。

组建支文明实践点志愿队伍,开设场“文明课堂”,动员超0户家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深化扩权赋能强县和镇街体制改革。

依法赋予县(市、区)更多县域所需的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

●完善“百千万工程”管理体制机制。

健全完善市、县工作指挥体系

整理:吴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