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30905/4250993.html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这首《陇西行》四首之二为《唐诗三百首》选本,至今仍脍炙人口。作者陈陶,一说鄱阳人,一说广东岭南人,一说福建剑浦人,一说江西新建人。历史上关于陈陶的生卒年及生平模糊不详,有说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有说约公元—年在世。有说他死于唐朝末年,有说他活到了宋朝,还有说他白日飞升成仙。有说他屡试不第感叹生不逢时,曾发出“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疏”概叹,有说他一身隐居不仕自号“三教布衣”,但在清同治十年刊本《新建县志》(影印)中却说他中过进士……杂糅各种版本的传说,陈陶大致特点是博学,以诗名世,兼通释、老之学。据说他常与隐居南昌西山碧云寺的施肩吾、欧阳持等诗酒往来,人称他们为“西山三逸”。据《江南野史》《十国春秋》等史书记载,陈陶少年求学于长安,常以国器自负,常说“世岂无麟凤,国家自遗之耳”之类的话。他大概于南唐升元中居洪州(南昌)西山,还在西山建了个书堂。陈陶书堂位于西山香城寺左,在傅璇琮等编的《全宋诗》第22册中有《潘子真用悭字韵劝香城人葺陈陶书堂因和之》一诗,从题名“葺陈陶书堂”可见,书堂在宋时还留有遗迹,诗其一云:一宿层城饭香积,六年清镜改朱颜。陈陶仙去书堂坏,罗幙尘生春画闲。每向山头望城里,直疑天上非人间。可能分我寻常地,抹月批风想不悭。在《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纂之属》卷记录了这样一个传说:咸通中(),尚书严宇镇豫章时,慕其清操,想试他的修为,便遣小妓莲花前往侍奉,陈陶笑而不采。妓乃献诗求去:“莲花为号玉为腮,珍重尚书送妾来。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诗写得十分露骨,用了巫山云雨的典故。陈陶看后答:“近来诗思清如水,老去风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严宇看诗后,明白陈陶金骨已坚,益嘉其贞节。传说陈陶在西山种柑橙、采药材维持生计。宋齐邱任南昌太守时,安车蒲轮前往西山聘陈陶出山,陈陶婉谢不就。据说陈陶活过了岁,著有《三教布衣集》。后来在西山修炼成仙,不知所踪。关于陈陶之死,目前没有找到相关资料。不过在与其友善的诗人曹松、杜荀鹤等人的悼诗中,却能找到许多痕迹。曹松有《哭陈陶处士》“园里先生冢,鸟啼春更伤。空余八封树,尚对一茅堂。白日埋杜甫,皇天无耒阳。如何稽古力,报答甚茫茫。”杜荀鹤有《哭陈陶》“耒阳山下伤工部,采石江边吊翰林。两地荒坟各三尺却成开解哭君心……”曹诗称陈陶为处士,处士古时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多年前,杜甫在耒阳结束了苦难的一生。杜甫别称杜工部,从杜荀鹤诗中可以看出,陈陶墓与杜甫墓是耒阳山下的两处荒坟,而且陈陶做过翰林。这下问题来了,一说终身布衣,一说做过翰林。再加上一说陈陶死于晚唐,一说活到宋代做了活神仙……这些“自相矛盾”的表述因何而来?难怪有人提出“史上曾有两个陈陶”的质疑,是后人把他们弄混了。(记者程琳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