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柳州11月4日电日前,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医院中心花园上演——该院“红马甲”志愿者邵宣霖、潘璇及时有效地为一名心脏骤停的七旬老人进行心肺复苏按压,为对方赢得抢救时间。经过后续治疗,老人最终成功脱险,目前已康复出院。医院,有不少像邵宣霖、潘璇这样的“志愿红”闪耀在群众需要的地方,把优质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路遇求助志愿者跪地施救“请问有医生在吗?我爸爸现在非常难受,已经走不了路了,他患有心脏病。”10月21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一名女子医院中心花园附近大声求助道。“不要慌!不要慌!我们就是这里的医务工作者!”正好在附近开展志愿者服务的邵宣霖和潘璇听到求助后,没有片刻犹豫,立即拨打院内急救电话,并立即跟随该女子赶往事发现场。正在开展志愿者服务的邵宣霖(右二)和潘璇(左一)。医院供图邵宣霖和潘璇既是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也是该院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柳州市“救心行动”培训,有着熟练的心肺复苏经验。抵达现场后,他们发现老人呼叫不应、失去意识、颈动脉搏动和呼吸均消失,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于是,两人立即跪在地上,精准定位到按压点实施心肺复苏。一下、二下、三下……“有呼吸了!颈动脉搏动也出现了!”经过3个复苏循环以后,满头大汗的“红马甲”激动地喊了起来。此时,距离事发大约3分钟,老人的意识开始逐渐恢复。被救老人成功脱险。医院供图随后,医护人员立即将患者转运至该院急诊医学科进行下一步治疗。邵宣霖和潘璇及时有效的救援,为老人的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救死扶伤热心为群众服务“冲上去是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应该做的。”邵宣霖和潘璇说,在医院工作多年,他们经历过太多次“生死时速”,当他们脱下白大褂,穿上“红马甲”时,对于生命的意义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此次3分钟跪地施救,是医院医务人员见义勇为、甘于奉献的一个缩影。该院医务人员还把志愿精神发扬到生活中,遇到类似突发事件,飞机上、动车上、站台前、旅途中都留下了他们救死扶伤的身影。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白衣天使的高尚医德,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医院,“红马甲”随处可见,不论是在各出入口维护诊疗秩序,还是解决群众各种“急难愁盼”问题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医院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创新模式人人争当志愿者近年来,医院坚持党建带团建和“全院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在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创新“四好”模式,以“医院为人民”为出发点,构建以“爱民便民爱家爱院”为核心理念的志愿服务体系。医院成立由团委主抓、职能部门协同、党团支部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小组,积极组织党员、团员、青年职工参加志愿服务,打通志愿服务工作的“毛细血管”,使医院志愿服务工作网络“横到边”“纵到底”,营造出“人人争当志愿者天天都是服务日”的浓厚氛围,全心全意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和坚实守护。医院开展“救心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培训活动。医院供图自年以来,该院共新增注册志愿者余名,参与服务人次数达1.3万人次,服务时长3万多小时。此外,由该院具体组织实施的“救心行动”志愿服务项目目医院建立志愿服务分队5个,招募志愿者余名,开展培训活动41场,培训志愿者骨干余人、群众余人,得到各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