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9204079.html
袁赞猷(—),原名袁征杰,字赞猷。排行二十二,故又号入义。广西博白柯木乡茂江村人。幼时随父袁南山学医,后又受业于梁典堂门下。年起,先后在“惠育堂”,医院任医师。医院主任。年后,任博白中学校医。年起,先后在广西中医药物研究所、广西干部疗养院、医院担任中医师。系南宁市政协委员。年退休回博白。医院门诊中医师。在此期间,与邱鹤年、王鉴明合作,撰写《博白县中医验案简编》一册,印行县内。袁赞猷多才多艺,精医术、善诗词,尤工书法。
原博白中学校训:校门及东门外操场横匾“任重道远”、“继往开来”均其手书。
年赖慧鹏任博白县长期间,新建县府前门牌楼落成。派人延请袁赞猷书写“博白县政府”门匾。袁答:“除非赖县长亲自来请,否则决不应酬”。赖果然屈尊往请,始写门匾。“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诬为“反动文人”,遭批斗,终年76岁。
梁绿珠(绿珠女),白州(博白县)人,是中国古代美女之一。博白古时地属粤地,秦代时地属象郡,汉代时地属合浦县。唐代武德年初,削平萧铣后,在这里设置了南州,不久改为白州。绿珠女出生于双角峰山下,人长美貌而艳丽。古粤地有把珍珠当作上等宝贝习俗,生女则称为“珠女”,生男则称为“珠儿”,绿珠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绿珠女生活在晋代,是中国古代美女之一。西晋太康年间,石崇为交趾采访时,途经博白地,惊慕绿珠美貌,用三斛明珠聘她为妾,并在皇都洛阳建造金谷园,内筑“百丈高楼”,可“极目南天”,以慰她思乡之愁。河南金谷涧,涧中有金水,水从太白河流来。石崇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建造园馆专供绿珠住。绿珠能吹笛子,又擅长跳《明君》舞(明君,也就是王昭君。因讳避晋文帝,所以改昭为明)。赵王司马伦专权,伦党羽孙秀垂涎绿珠倾国姿色,使人向石崇索取,被石崇拒绝。后孙秀在赵王司马伦面前加害石崇,并领兵围金谷园,欲强夺绿珠,她遂坠楼自尽。唐代诗人杜牧咏《金谷园》诗曰:“繁华事散遂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绿珠之死,乡人伤感惋惜,为怀念她的善良和美丽,特建祠记念祀奉。“绿珠庙”又名贞烈祠、绿珠祠,位于县城西南约4公里处的绿珠江边,为博白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依江而筑,飞檐高翘,殿廊环立,雕龙画凤。檐上是金碧琉璃,檐下饰舞鹤翔鸾、花鸟草虫,富丽壮观。祠内绿珠塑像居中,容貌端庄秀丽,裙裾翩跹。前去祈福祭拜她的信男善女不断,每年香火鼎盛。
据说年绿珠庙被毁于一场大火,现在的建筑是年重新修建的(通过群众集资逐步按原貌修复并扩建),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四、十五日均举行绿珠诞辰庆典,届时绿珠出游、庙会盛况空前。
绿珠庙题刻的刚劲的行书“贞烈祠”,为博白县著名的老中医师袁赞猷所书。大门的对联亦很有气概:
百世留芳旌烈节千秋景仰吊贞魂
前厅正面刻有一副对联,亦为袁赞猷先生所题撰:
贞石不朽烈气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