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扬鞭奋力跨越望谟新征程上再创新绩

北京医院治疗扁平疣 http://m.39.net/pf/a_8744646.html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五年来团结拼搏、戮力攻坚,感恩奋进、赶超跨越,地处麻山腹地的望谟县成绩斐然。在中央、省、州的关心支持和安排部署下,望谟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取得了脱贫攻坚巨变、经济实力量变、产业态势多业裂变、城乡面貌新变、基础设施跃变、民生事业深变、政治生态向好转变等傲人成绩。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

“离开那个山咔咔,往后的日子才有奔头。”4月13日,望谟县平洞街道亚鲁社区,搬迁至县城的脱贫户梁小二语重心长的对8个孙子女说,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搬出大山,开始新生活,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望谟每个角落。

望谟县搬迁社区共4个,群众搬进县城,生活环境大大改变,过上幸福新生活。图为望谟县蟠桃街道蟠桃园社区新市民欢歌庆祝小康生活、歌颂党的恩情。唐波摄

从“八七”扶贫到脱贫攻坚,从重点扶持县到挂牌督战县,望谟县勇担使命、尽锐出战。在中央、省、州的决策部署下,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力协契、团结攻坚下,户人搬出大山、挪出穷窝,户人全部脱贫,脱贫成果获得群众认可度高达99.88%。

“进入县城,有了工作,生活更有奔头。”搬迁至望谟县蟠桃街道平郎社区的杨秀妹说,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自己的“城里梦”更早实现。

回首脱贫攻坚的五年,望谟县党员干部与群众共商发展、共谋致富,掀起决战贫困攻势,以吃连心饭、谈连心话、聊连心事了解群众需求,事无巨细解决困难。

据悉,过去五年望谟县共计发放教育资助1.亿元;资助贫困人口参保金额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户、农村“三改”户、不安全住房改造户、透风漏雨整治户;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处,配备家用净水器、应急供水车等设施设备台(辆);名贫困人口就地转为生态护林员。

“有了护林员工作,加上自己的养殖项目,每年收入近3万元,生活渐渐好了起来。”望谟县郊纳镇八步村村民吴顺学说,有了各项政策支持,自己发展养殖的想法更有动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望谟县全县农村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极大改善。

农业产业百花齐放

时下,从山间到田野,从企业到农家,追肥、除草、修枝孕育丰收,科技人员开展培训,村民进行农机检修,一幅忙碌的春耕画卷在望谟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现在防花病,过几个星期套果袋。”

4月14日,望谟县油迈乡平卜村村民王显志在亩芒果种植基地里和村里小有名气3名科技“二传手”共同查看芒果挂果情况。

过去五年,王显志因为芒果产业实现增收,不仅脱了贫,还开上皮卡车,生活充满着希望。

五年时间,像王显志一样依靠农业产业增收脱贫的人举不胜举。

27.2万亩的板栗林,既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也为1.8万群众增收提供助力。图为望谟县洛郎村万亩板栗示范基地唐波摄

五年来,望谟县突出特色、优化结构,推动农业产业裂变式发展,全力培育“三果两茶”“五养”特色优势产业,种植板栗27.2万亩、芒果10.96万亩、澳洲坚果亩、油茶14.7万亩、紫茶2.06万亩,扩业种植花椒1.6万亩、百香果亩、青柠檬亩。大观万羽标准化蛋鸡养殖场、3.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建成投产;平洞街道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即将投产;桑郎、乐旺、边饶、昂武、郊纳等地生态流水养鱼、大水面生态养鱼规模化发展;光伏发电、板栗加工、魔芋加工、木材加工引领工业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此外,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51.96万亩,完成营造林36.66万亩、储备林2.1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0.53%,位居全省第12位、全州第2位。

“现在紫茶价格比起以前翻了几番,像今天采的3斤多又得两百块,感谢产业发展带来的好机遇。”谈到紫茶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望谟县郊纳镇八步村脱贫户万再珍感慨地说。

如今,“望谟板栗”“八步茶”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产品认证,荣获“板栗名县”“中国紫茶之乡”等称号,一二三产融合业态不断丰富,更为望谟产业发展增添活力。

城乡面貌基础设施大大提升

“高楼、大道、大型商超,霓虹闪烁……变化真大啊!”

城镇的变化,生活在望谟县城30余年的龙梅感慨颇深,“河水慢慢变清,道路越来越宽敞整洁,县城一天一个样。”

现在,龙梅每天都会带着孩子在广场散步,享受着美好的夜晚时光。舒适的生活、良好的环境……这是五年来望谟县城变迁的真实写照。

五年来,望谟县不断优化县城承载能力,城区从7平方公里拓展到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6万人增加到10.8万人,城镇化率从28.2%提高到46.12%;完成年、年棚户区改造22万平方米;启动年第二、第三期和年棚改等项目建设,建筑面积93.14万平方米;完成蟠桃园、福临、平郎、亚鲁4个社区建设,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容纳新市民人;建成汇金财富广场、观山水公馆、锦湖华庭等项目,建成商品房81.3万平方米;完成13个乡镇和县城14座污水处理厂建设。

五年时间,望谟县城区从7平方公里拓展到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6万人增加到10.8万人,城镇化率从28.2%提高到46.12%。图为望谟县城俯瞰图王自平摄

交通为当代计,为后世谋。

望谟县过去深受交通制约,发展缓慢,五年来该县全力争取、强化保障,罗甸至望谟、紫云至望谟、望谟县城至蔗香连接线等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县域高速里程达.6公里,里程数、乡镇覆盖率均位居黔西南州第一。先后建成县城至油迈、县城至乐元、打易至郊纳二级公路公里,G县城至桑郎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全县公路通行能力和路域环境明显提升;建成通村公路公里、通组公路公里,实现建制村通畅率%,农村公路通行条件空前改善;完成辖区内北盘江—红水河.2公里四级航运工程航道整治,吨级船舶试航成功。全县公路里程高达公里,成功改写望谟人民出行难、运输难的历史。

路畅水也通。五年来,望谟县先后建成纳坝、桑郎2座中型水库和纳戎、乐元、上亭、八一、大观、新屯6座小(一)型水库,新增库容万立方米、新增年供水量万立方米,已建和在建水库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州第一,建成打易、纳林等8座拦渣坝工程,新建防洪堤54.5公里,城乡防洪减灾体系逐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能力大幅提升。

此外,望谟县紧紧围绕特色村镇发展,先后成功申报新屯布依寨、蔗香滨湖康养小镇两个3A级景区,郊纳、打易、油迈、昂武等一批镇村完成风貌提升和设施建设,城乡功能更趋完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民生事业走深走实

清明假期过后,位于王母河畔的望谟县三小传来朗诵读书声,宽敞明亮的教室内,老师领着学生背诵古诗词。

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好教育。“把最好的地给教育,学校都建在城中心,全县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这是望谟县在推进教育发展上的决心。

五年来,望谟县积极探索创新教育保障、支教扶贫、教育体制改革等教育模式的同时,补齐教育短板,创新教学方式,誓要以发展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好教育,望谟县教育扶贫和教学质量双促进、双提升,高考本科上线率从五年前的12.26%上升到年的63.44%。图为望谟县实验高中 望谟县史志办供图

同时,该县持续推动教育扶贫和教学质量双促进、双提升,高考本科上线率从五年前的12.26%上升到年的63.44%,从全州挂末跃升至前三,累计有名学子考入大学,其中贫困家庭子女人,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基础设施、教育管理、教学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年医院、妇幼保健院及4个新市民社区卫生室,改扩建16个乡镇(街道)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个村(社区)卫生室,实现县、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全覆盖;带动13.97万劳动力稳定就业,党建引领有组织劳务输出模式在全州推广;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敬老院全覆盖,建成全州第一家孤残儿童福利院;文旅事业取得新突破,城乡广播电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迈进“十四五”,望谟县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围绕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样板区”的目标,持续推动全县以更高标准、更高层次全面开启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开创民富县兴新局面不懈努力。

巨变

担当使命、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带来巨变。户人搬出大山、挪出穷窝;户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村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干群关系极大融洽;干部干事精神和履职能力极大提升。

量变

扩大投资、激发活力,经济实力呈现量变。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实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48亿元,排全省第57位、全州第5位,首次跨入百亿县行列。

裂变

突出特色、优化结构,产业态势多业裂变。全力培育“三果两茶”“五养”特色优势产业,种植板栗27.2万亩、芒果10.69万亩、澳洲坚果亩、油茶14.7万亩、紫茶2.0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0.53%,位居全省第12位;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一二三产呈现多业多态发展势头。

新变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城乡面貌迎来新变。县城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城区从7平方公里拓展到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6万人增加到10.8万人,城镇化率从28.2%提高到46.12%;成功申报新屯布依寨、蔗香滨湖康养小镇两个3A级景区,郊纳、打易、油迈、昂武等一批镇村完成风貌提升和设施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跃变

全力争取、强化保障,基础设施喜迎跃变。罗望、紫望、县城至蔗香连接线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县域高速里程达.6公里,里程数、乡镇覆盖率均位居全州第一;实现建制村通畅率%;全县公路里程达公里;新增库容万立方米、新增年供水量万立方米,已建和在建水库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州第一;城乡防洪减灾体系逐步完善。

深变

量力而行、全力保障,民生事业实现深变。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突出位置,民生工作持续走深走实。教育扶贫和教学质量双促进、双提升,创造了“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好教育”的望谟奇迹;医院、妇幼保健院及4个新市民社区卫生室,实现县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全覆盖;全县13.97万劳动力稳定就业,党建引领有组织劳务输出模式在全州推广;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敬老院全覆盖。

转变

狠抓作风、从严管理,政治生态向好转变。党的政治建设坚强有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践行“两个维护”,“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获得全国、省、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84人,先进党组织表彰65个;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积极推进法治望谟、平安望谟建设,政治生态向上向好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唐波

编辑彭芝莉

编审陈俎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