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学生少,但教学一样认真。孩子们的“知心姐姐。通过夸张的口语表达、标准的手语动作,自带“表情包”的喻田万君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喻田万君老师正在为孩子们上语文课。熊霞老师为孩子们梳头、整理床铺。熊霞老师为孩子们梳头、整理床铺。一遍遍发音,一遍遍纠正,一个单词往往一练就是几百遍。每天闲下来时,这对师徒总能“聊”得起劲。课余时间,师生们一起用手势交流学习心得。教师节前,孩子们动手制作贺卡,为老师们献上一份祝福。南昌新闻网讯教学沟通要借助手语甚至所有能想到的肢体语言,普通孩子学一遍就会的内容要教三五遍甚至更多……在普通人看来,这一定是非常让人抓狂的过程。然而就是这样一份消磨耐心的工作,有一群人一直在坚守着,他们就是聋哑学校的特教教师。南昌市新建区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年,原名新建县残疾人职业技术学校,年由新建县教育局接管,更名为新建县特殊教育学校,是目前该区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节前夕,记者慕名走进了这个学校,探访目前该校仅存的一个听障班,感受这群“折翼天使”的学习生活,体验特教教师的工作环境。走进六年级听障班教室,你不会听到像其他学校教室那样的朗朗读书声,这里安静得不可思议。孩子们的“读书”全是靠手势来完成的。老师和孩子们都自带“表情包”,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都手势极快,动作极其夸张,但交流毫无障碍。“虽然我的学生们身体有障碍,但是他们同样有一颗和健全孩子一样纯洁善良的心,他们应该得到和健全孩子一样的关爱。”从事特教事业27年的熊霞老师谈到她的学生感触颇深。在这个仅有三个专职教师,10个学生的特殊班级,熊霞不仅是老师,还是孩子们的“妈妈”。不管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孩子们都对她充满依赖,充满信任。25岁的喻田万君老师自己就是个聋哑人,她更像是孩子们的“知心姐姐”。看她上课,时而严肃、时而微笑、时而幽默,表情极其丰富。相似的命运、相似的成长背景,让她很快进入教师角色,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为了更好地教学,她虚心向老教师求教,不断地摸索特教生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他们来说,教育这些特殊的学生已经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而是一份倾注了自己全部爱的事业。用爱叩开聋哑学生的心扉,让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是老师们一辈子的追求。(记者熊家福文/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