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工程 http://pf.39.net/bdfyy/bdfal/220426/10713453.html<
韦丹(-年),字文明,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宪宗元和二年(年),韦丹出任江南西道观察使。
观察使,又称观察处置使,在未设节度使的江南诸道,为当地最高长官,总领军政、民政,掌管观察所部官吏清浊善恶。
韦丹到任后,首先整顿吏治,精简大批冗员,为国家收回薪俸。接着大抓消防治理,改善居民建筑条件,同时兴修水利排涝灌溉。由于他造福一方百姓平安,为当地人民和后继官员所敬仰。
《新唐书·韦丹传》记载
“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jiá)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
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bì)以财,身往劝督······筑堤捍江,长十二里,窦以疏涨,凡为陂塘五百九十八所,灌田万二千顷”。······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办。会卒,每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太和中,斐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chí)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诏观察使,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
大致原意
大致意思是,最初,当地居民建造房屋不知道使用砖瓦,都是采用茅草竹子构筑,时间长了,竹木干燥,遇到火种,很快就燃烧殆尽。韦丹到任后,为了从根本上减少火灾危害,便召集一批工人,教他们烧制砖瓦。
同时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把烧制好的砖瓦等建筑材料集中起来,按成本计价,不取赢利;凡能建造房屋的人家,砖瓦材料由官府提供,收折半的税,而且可缓慢付款;他又修筑了防涝灌溉的江堤12里。
文中还记述了韦丹过世后人民和皇帝官员对他的怀念。有一士兵违令当死,韦丹没有将他处死,而是把他释放了,这个获释的士兵反而写信诬告他,宪宗未经调查就下诏罢了他的官,等待移交,使者还未到达韦丹就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经调查核实,士兵所告均为不实之词,韦丹治理江西的政绩反而更加明显了。
唐宣宗为其刻碑纪念
唐宣宗即位后(~年)读《元和实录》时发现韦丹在江西政绩卓著,便问宰相周墀:“元和时治理民事谁第一?”周墀回答说“臣曾在江西任过节度使,韦丹有大功,有八个州的百姓得到他的好处,他已经去世四十年了,但百姓老幼还思之不忘”。
宣宗随即诏令江西观察使,将韦丹的功绩上报朝廷,并在当地刻碑纪念。
宣宗对韦丹从改善居民住房的防火条件为出发点,教人们使用耐火性能良好的砖瓦来建筑房屋、减少火灾危害的做法大力肯定和赞扬。
韦丹采取减税折价等惠民政策让家贫的人也能住上砖瓦屋,这在当时可以说是解决了百姓的“心头大患”,让百姓老幼思之不忘。
今天的南昌(资料图)
据《重修新建县志》记载,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确实有韦丹的功绩碑,碑文是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写,叫“遗爱碑”。
后来,韦丹的儿子在继任江西观察使时,在碑上用石头建了碑亭。碑亭遗址在城西石亭观音院,在清朝晚期时尚存。
原标题:《韦丹:让江西百姓都住上防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