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烈日炎炎,江西进贤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亲赴南昌市新建区(原新建县)及各县区高中,邀请该区县的高考状元来李渡镇,为他们送上美好的祝福和一份厚礼,引起当地村民和众多外地游客驻足观看和超高点赞及广泛热议。进贤县位于江西鄱阳湖南岸,抚河和信江下游,属南昌市管辖,全境山地、水面和耕地面积约各占总面积的30%,故有“三山三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长年温润的气候,自然使这里成为富足的鱼米之乡。历史的血脉靠文人来承载,武者刀枪、文者笔墨。江南自古人杰地灵,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很高。这个文化,不仅仅是琴棋书画、诗歌词赋,更重要的是儒家文化的显现。作为一种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总离不开读书人莘莘学子为国尽忠报答的方式,也就是现在人所说的高考。据悉:“进贤”之名,源于孔子学生澹台灭明曾游讲学至此,意为“进仕纳贤”之地。澹台灭明: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东周时期鲁国武城(今属山东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人。孔子弟子,教育家。澹台灭明死后,南昌的百姓为他立祠立墓祭祀,并设立澹台门以表纪念,进贤县也因他南游至此而得名。中国古代的文化,也有一种圣贤君子文化内容。“进贤”二字很有意思,进贤的“贤”字非同小可,贤人在儒家祭奠中比圣人要低一级,但比君子要高一级。进贤这个“进”字,它有纳贤、推荐的意思、广纳名流的意思、唯才是举的意思。事实上,进贤人却是不曾辱没了这一称谓,特别是晏殊以文从政,成为一代文学、政治大家之后,此处的好学之风越来越浓,以至宋、明以来,人才辈出,仅明朝一代就出了名文武进士,使这里真正成为致仕进贤之乡、文化兴盛之地。北宋名相晏殊生于进贤的沙河村,他一生酷爱诗词。他平生好贤士,范仲淹、韩琦、孔道辅、富弼等都是他提拔推荐的。《宋史》称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如《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句,清新流利、对仗工整、情致绵绵、音调谐婉,深受后人称赏。作为进贤县的重镇李渡(也称李家渡),历史上就是一个商贾名镇。这里是古代江南莘莘学子赴京赶考的必经之地,其酒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自古以来就有“酒乡”之称。当日,李渡酒业在此举办高考状元的助学资助活动,既是对多年传统的科举的一种传承,也体现了我国古代的科举“金榜题名”时的一种氛围。也是对莘莘学子报效祖国的一种激励,更是一种进取的精神。但更重要的是,李渡酒业情系教育,助学资助,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为当地的教育事业献爱心,做事实。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为赞助优秀高考学子这份社会责任传递下去树立了榜样。在当日的仪式上,李渡酒业真诚地希望这些“高考状元”能够在将来的大学里,有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继续刻苦学习、不负师恩,砥砺前行,将来成为一名“社会状元”,更好的为家乡做贡献。善举创造和谐,爱心传承美德。捐资助学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中华传统美德在新形势下的发扬光大,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国宝李渡名酒致力于做优秀的社会企业,坚持把好质量关,不断推陈出新,着力突出李渡酒的品牌品位。他们深信这一份爱心,这一个善举,将会给社会带来一缕光明,一份温暖。赞助优秀高考学子也是为了将这一份社会责任传递下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