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杂剧金院本新证》,魏尧西著,邓小军整理,江西教育出版社年10月版。
内容简介宋金戏剧史是中国戏剧逐渐发展成熟时期的历史。《宋杂剧金院本新证》提出了众多学术新见。如关于金院本的性质,提出金院本创制北曲,是最早的北曲剧种,金杂剧自从独立门庭改名为院本之后,偏重演唱纯粹的故事,创作不少最佳剧目,塑造了众多经典的舞台戏曲人物;单独立条目考释了金院本剧目及剧本佚文种;确证宋杂剧和金院本务必讲求唱、念表演,发掘出金院本《鞭敲金镫》佚文包括14首曲子,《大对景》佚文包括两个宫调5首曲子;以历史文献与出土金代戏曲文物互证,提出金院本兴起的年代为金世宗大定元年至大定二十一年(—),幺末——北杂剧产生的年代为金章宗泰和(—)之末。
目录前言
自序
第一章溯源
一??从唐五代参军戏到辽、宋、金杂剧
二??宋金杂剧与爨民族文化之交汇
三??宋金杂剧与唐五代俗文学民间文艺之关系
第二章脚色及戏曲中表示某一类人物的称谓
一??脚色
二??戏曲中表示某一类人物的称谓
第三章宋杂剧本子
一??宋伶人编演的世务剧及其现实意义
二??宋杂剧和宋之诗文异曲同工
三??剧本的体制
四??首称的“戏曲”
五??宋杂剧为代言体
六??杂剧三段编演题材及演出次序
七??剧本的流传
第四章金杂剧自立门庭,改名为院本
一??金杂剧改名为院本的年代与社会背景
二??院本解
三??院本一称爨弄
第五章宋杂剧金院本的唱、念、做、打
一??唱
二??念
三??应对
四??做
五??打
第六章金院本是最早的北曲剧种
一??院本作者创制的北曲
二??金代北曲中的“承安体”“风流体”
三??金代北曲中的杂体
四??金院本制作的南曲
第七章宋金伶人
一??宋之伶人
二??金之伶人
三??伶人即剧作者
四??书会
五??剧团
六??弟子
七??子弟
第八章演出
一??瓦肆勾栏戏场
二??戏台
三??戏衫
四??行头砌末
五??脸谱
六??节日和庙会的演出,堂会与小唱
七??招子
第九章官本杂剧段数内容考释
一??官本杂剧段数
二??总说
三??官本杂剧段数内容考释
第十章院本名目内容考释
一??概说
二??院本名目
三??和曲院本
四??上皇院本
五??题目院本
六??霸王院本
七??诸杂大小院本
八??院幺
九??诸杂院爨
十??冲撞引首
十一??拴搐艳段
十二??打略拴搐
十三??诸杂砌
第十一章宋杂剧、金院本钩沉
一??医淡??下角瓶大医淡
二??鞭敲金镫
三??大对景
四??清闲真道本
五??针儿线
第十二章幺末——北杂剧的产生
一??南戏和北杂剧的同时兴起
二??魏、武、刘“鼎新编辑”的院本
三??幺末考
四??幺末——北杂剧的产生年代
五??金北杂剧剧本
六??金院本和北杂剧的同台相间演出
七??院本遗响
附录金杂剧、院本、幺末——北杂剧
一??金杂剧自立门庭,改名为院本
二??金院本是最先使用北曲的剧种
三??幺末——北杂剧的产生
后记
后记今天,当我收到陈骥先生发来江西教育出版社付排的《宋杂剧金院本新证》校样,不觉双目潸然。排版之美,则令人心怡。
从年我父亲魏尧西老师本书完稿,到今天已经有28年的光阴。
《唐戏弄》
年代初,我父亲研究宋金音乐文艺,颇从任二北先生(—)游,时任二北先生在川大,正从事《唐戏弄》之著述。我父亲之从事宋金戏剧史之研究,是与任二北先生的影响分不开的。
任二北先生并介绍我父亲与上海胡忌先生(—)通信,深得切磋之乐。胡忌先生在《宋金杂剧考》多次再版中,一再说到我父亲,并未因为忌讳我父亲落难而删去其姓名。
《宋金杂剧考》
年,父亲重新开始宋金戏剧史研究。不久,应聘为《邛崃县志·文物志》主编。后来,由黄稚荃先生(—)推荐,应聘为巴蜀书社特约编辑。年,由刘知渐教授(—)推荐,应聘为重庆师范学院《元代文学词典》编纂人员。这些工作机会,使父亲获取文献资源具备了越来越便利的条件。
年,本书全稿完成。年,经卫复华先生(—)安排,由大邑图书馆出版油印本30本。年代初卫复华先生任大邑政协副主席时,大邑政协与有关部门反复协调,我父亲始获昭雪,落实入册退休。
卫复华先生是我父亲的挚友,也是成就斐然的学者,在《法音》《中国道教》《宗教学研究》《四川文物》《成都文物》等学术刊物发表过一系列论文。
年大邑县油印本
谨对上述所有的前辈表示衷心的敬意和至深的感谢!
今年年,由陈骥先生推荐,江西教育出版社慨然答应出版《宋杂剧金院本新证》,令我回想起自己亲身经历所感受到的江西人的淳朴热情。
为陈宝箴死因真相案之研究,年4月9日,我由新建文联主席陶江先生带领和陈骥先生陪同,赴江西南昌市新建县望城镇青山村,考察陈宝箴西山崝庐庐墓遗址,受到当地干部和父老乡亲的热情接待,采访满座耆老,获得珍贵的口传资料。
11日,我和陈骥先生、程思先生由陈宝箴墓守墓人朱作保之孙、哲坎之子丙己先生带路,到达青山村西南方向深山密林中之陈宝箴夫妇遗骨改葬地祭奠,其地属于石埠乡,位于范洞村以东。
魏尧西信札
为永王璘暨李白冤案之研究,年4月9日下午至10日,我赴南昌市南昌县广福镇板湖村之永木黎村,考察唐永王璘墓、《黎氏族谱》,得到黎村众乡亲、小朋友们和祠堂保管人黎辅刚医生的热情接待和帮助,获得珍贵的实地资料、口传资料和文献资料。当晚黎村人留我晚餐,还开车带我返回南昌,早已是万家灯火。
江西人的淳朴热情,我中心藏之,何能忘之。如今我父亲的书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更加深我对江西人的感激之情。
谨对江西教育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敬意和至深的感谢!
今天与陈骥先生晤面谈话,始知道江西教育出版社乃是煌煌大出版社,不禁为之欢喜赞叹,祝愿江西教育出版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邓小军
年10月13日
记于首都师范大学寓所
《别鹤琴操集》
作者简介魏尧西(—),四川邛崃人。年前后为成都建国中学、新都师范学校教师。年代受聘为《邛崃县志·文物志》主编、巴蜀书社特约编辑、重庆师范学院《元代文学词典》编纂人员。对古典文学、戏剧史、陶瓷史、中医史,有精深研究。发表有《邛窑志略》()、《宋代的鼓子词》()、《宋代队舞》()、《宋代的民间舞蹈》()、《〈灵枢〉成书时代》()、《李清照年谱》()等论文、著作。
整理者简介邓小军(—),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年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年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者,年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年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中心特聘教授。著有《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儒家思想与民主思想的逻辑结合》《诗史释证》《古诗考释》《古宫词一百二十首集唐笺证》《董小宛入清宫与顺治出家考》等。发表论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