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发现自己职业方向的选择

社会上的职业虽然多,但实际上每个人的职业只能是一个或两三个。当一个人选择职业的时候,最开始是在什么时候就发现的呢?

周六与女儿去参观深圳博物馆主办的“大汉海昏侯——刘贺与他的时代”的展览,并参加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杨军主讲的讲座《西汉王侯的地下奢华——考古视野下的海昏侯刘贺》。讲座内容是从考古学的视角出发,透物见人,为观众再现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主持人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他说:很多人说杨军很幸运,在他有生之年发掘了海昏侯墓(很多考古人员一辈子也遇不到一个这样的项目)。首先:汉墓“十室九空”,但海昏侯墓却幸免公元年至五代时期,中间几百年时间,为什么它没有遭遇盗墓者的“骚扰”呢?这得益于东晋时期江西的一场大地震,使墓室早年就坍塌,地下水上涌淹没了墓室。当时人们不具备水下盗墓的条件,才使得该墓得以幸免。而且因为墓穴内充满水,这种绝氧的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长,才使得墓内的文物得到保护,腐蚀程度不高。海昏侯墓得以完好保存的另一个原因是,墓地一带处于鄱阳湖生态保护区,是鄱阳湖湿地的一部分,搞了生态保护区以后就不能发展工业,推土机挖土机等这些东西进不来。因为要说从对文物的破坏,盗墓固然会毁掉很多文物的信息,但是基本的格局、陈设这些东西,一般还是能保留下来的,而基建恰恰是对文物和遗址伤害最大的,推土机一过,啥都没了。“多亏了鄱阳湖,保护了海昏侯墓。”其次:要是再晚一天接到报告,海昏侯墓可能就要遭到洗劫了。

杨军回忆起第一次看到海昏侯墓的情景:“年3月23日下午4点多,我接到考古所所长电话,说新建县有个墓上出现盗洞,群众举报了,让我去看。我刚结束出差,正在家做饭,本不想去,所长特意提示,是在铁河。一说铁河,我反应过来,文献记载,铁河一带传说是海昏侯待过的地方,可能真有墓葬,就马上放下锅铲,拿了块钱打车出了门。我赶到时天黑了,只能看出墓的封土(墓穴都在地表以下,古代王侯下葬后,会高出地面堆出一个土丘,这土丘往往大而气派)。其他省份发现的王侯墓葬,都有那么大的封土,所以我们确认该墓葬等级较高。再去看盗洞,盗墓贼挖出来了三四十厘米厚的椁木,还有炭、白胶泥,根据这些分析,应该是西汉墓。第二天一早,我就吊着绳子进入了盗洞。盗洞有14.8米,很深,看来盗墓贼一直打到了墓底。”杨军感慨:“墓葬能保存至今真的是幸运。留下14.8米盗洞的盗墓者,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伙。不得不说他们很专业,水平很高,但是失误了。我们南昌人知道,墎墩山真的是鬼都不去的地方,就是片灌木丛生的荒山野岭,盗墓贼能摸到这里来也是不容易,但他们还是犯了错误。他们之所以先盗海昏侯夫人墓,一方面是因为表面的封土更大,但实际上是因为灌木、草丛的遮蔽,除掉这些杂草以后,还是海昏侯墓的封土大。他们还搞错了尊卑,汉代和后来不一样,以右为尊。最后还有一点,他们的盗洞从中间直直打下去,因为一般棺木都放正中间嘛,但海昏侯墓是居室化的,棺木没放在正中间,在东室。汉代事死如事生,这应该是根据海昏侯生前屋内的格局来设置的。我们这个发掘,真可谓是虎口拔牙,要是再晚一天接到报告,海昏侯墓可能就要遭到洗劫了。”第三:是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海昏侯’享誉海内外。

没有科技的支撑,考古工作就会滞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此背景下,海昏侯墓考古项目上升为国家考古工程。杨军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全程数字化、影像化、科学化,过去他们难以想象和企及的地球物理探测、GPS定位、电子全站仪布网测控、全球地理信息系统(GIS)记录等科技手段一应俱全,还用上了用于航空航天的低氧舱……这种机会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辈子能赶上一个这样的墓,就是荣幸,很多老前辈辛苦了一辈子,也都赶不上什么大型的发掘,遇上了就是幸运。讲座中女儿表现得特别有兴趣,我问是不是长大后要去做考古啊,女儿说“好啊”。于是跟她讲讲考古的“不好”之处:幸运,其实也是建立在很多的准备和辛苦付出之上。你看海昏侯墓的领队杨军他现在还不错,每年出差各地搞搞讲座,听众也不少,但如果没有海昏侯这个主题,他绝对没有今天这么高的知名度。杨军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考古系,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30余年,曾参与或主持过万年仙人洞遗址、景德镇湖田古窑遗址、德安宋代壁画、进贤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等诸多考古项目,有着数十年田野考古经历,塑造了胆大心细的职业特征,否则他能一接到电话就赶到现场,到了现场第一个坐上吊篮就下到14.8米的盗洞里去?考古其实是个很枯燥、很艰苦的事情。比如杨军的同事,35岁的管理是文保组的负责人,她博士后出站就加入了海昏侯的考古团队。期间因为怀孕离开了工地,生完小孩没过多久就返回了考古队。被问到几年来最印象深刻的发掘过程时,她说是年1月海昏侯墓西北角发掘的时候。西北角有大量的漆器残片,在黏土里面堆了整整16层,南昌的土质胶黏性大,漆器和泥巴完全镶嵌在一起,只能一层层从黏土里提取出来。由于没有操作面,提取的人只能趴在跳板上进行操作,要趴在一个跳板上弄一整天。南昌的冬天阴冷极了,工地里也不可能有任何取暖设备,趴了一会儿就全身冰凉了。“后来我们想吃多点估计能暖和点,可吃多了在那趴着要不了多久就想吐,负责提取的小伙子说他趴在那好几次都差点吐出来。”考古还需要百倍的谨慎和小心。比如主墓出土的十吨铜钱,光是把钱上的淤泥清掉,四五个工作人员就花了一个月,拿着竹签、毛刷,一厘米一厘米清,每个铜钱都要过一遍,最终把它们还原成埋葬时的状态。这些脆弱文物上的附着物,比如说漆盒中的不明物、竹简上的文字,也可能会有想象不到的信息,一件件提取、测试,工作量会非常大。你身边的人可能会不理解你的职业选择。“考古有什么意思啊,现在过得好不就行了,几千年前的事,知道得这么精确有什么意思?,既不会增长GDP,也不会在现代人里面掀起什么风波。

虽然我觉得女儿受一次考古展览和讲座的影响就走上考古之路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大部分的人职业选择萌芽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于是想起了一些伟大、名人,并观察起身边的人来。1、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大伯嘱咐他千万不要到租界去,他问“为什么”,伯父叹了口气,说“为什么?中华不振啊!”后来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但是他看到了一幕不能永远不能忘记的场景:一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周恩来经常一个人在沉思,在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2、强烈的改变个人命运的想法刘强东家出生在宿迁来龙镇光明村的一个船民家庭,带他长大的外婆不识字。没后台,没资本,高考是刘强东改变贫困人生唯一的出路。从小到大,刘强东的梦想都是当官,当县长,衣锦还乡,带领乡亲们发财。高考时一举获得宿迁市理科状元,分数可以达到清华物理系,但他听说当官要学社会学系,所以瞒着父母报了人大社会学专业。上大学时内裤里缝着亲戚们凑的块钱,从此决心经济独立,不再向家里要一分钱。当然实际上他后来知道了社会学不仅不能帮他走上仕途之路,还是人大就业率的困难户,他又修了别的学科。3、受热播影视剧的影响相信70后都不会忘记香港电视连续剧《法网柔情》,刘松仁、米雪主演的大律师潇洒大气、慷慨激昂的外形与精彩表现深深地印在了很多70后的脑海中。成为一名美丽优雅的女律师或者慷慨激昂的男律师的种子,就这样在很多70后少男少女青春梦想的土壤中扎下根。一部影视作品对青年人的人生选择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可以说,这部电视剧影响了一批人选择走进律师队伍。《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我是特种兵》等军旅题材的电视剧通过表现当代军人生活而影响了一批有绿色梦想的青年男女,比如男儿心怀报国志向与女子心生军嫂情结。最近热播的《亲爱的热爱的》以及《全职高手》估计会影响很多男孩子走上电竞梦吧。4、家庭成员(特别是哥哥姐姐)的影响比如我的同学静,她哥哥是村里走出去的第一位大学生,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宽裕,但家里为哥哥办了升学宴,高朋满座,乡邻们都来祝贺。那时,静就懂得努力读书带来的变化,发奋努力,赶超哥哥。5、父母的规划70后农村娃在中考时,父母一般建议孩子报考师范、医专、卫校。在上代人看来,女孩子当老师,既可以有一份好工作,也可以照顾家中事宜,还能减轻些家里的负担。所以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会强化这个观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6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