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红利逐步释放

近日,记者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秘书处了解到,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城市以来,医院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群众就医负担持续下降,获得感日益增强。

我市不断强化政府办医责任,细化财政投入项目,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医院收支运行,医院回归公益性。市财政投入万元,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医疗设备等;沙坡头区投入余万元,支持医疗机构购置医疗设备、PRC实验室设备、信息化建设等;中宁县财政部门预算外投入余万元,医院妇儿综合楼,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等项目;海原县累计投入近2亿元,医院、县妇计中心,医院妇儿综合业务楼,为县、乡、村三级配备了CT、DR、生化机等医疗设备近台(件)。

我市不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基本形成了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构建“小病在基层、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保障了群众就医诊疗服务的连续性。医院牵头启动了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按照“先联后共、大联小共、联共并存”的原则,充分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有效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能力与绩效。

同时,我市不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取消区内转诊转院审批,实现了区内参保患者普通门诊统筹异地签约直接结算;建立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制,实现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跨省异地就医“一站式”直接结算。医院创建,启动2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11医院薄弱专科建设。利用“京宁”“闽宁”合作,柔性引进9名高层次人才,选派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对口支援基层,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在全区率先开展智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建设和临床用血“一站式”结算服务。推行“互联网+远程诊疗”,建成区域远程影像、心电、病理诊断中心;加快电子健康码普及,实现了手机和自助机预约挂号、诊间支付、检验结果查询、推送电子体检报告等线上服务,预约诊疗率达79%。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加强与区外医疗机构深入协作,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