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在哪里出诊 https://m.39.net/disease/a_10391279.html
不管是“国进”还是“国退”,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寻求产品与商业模式的独特性与创新性,是任何年代、任何形势下不二的成功法则。
来源:诊锁界
作者:宗正
全文字,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文章主要观点:
医院抱团取暖“集团化”大迈步有利于保证其在医疗市场的主体地位,促进供给侧改革,但极有可能压缩民营医疗发展空间
医疗服务领域里的“国进民退”是否为伪命题?政策不确定性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又蕴藏着怎样的市场需求和机会?公立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民营医疗如何重新定位?
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集团化”发展,行业的资源整合将成为常态,床位和规模亦成为衡量一个机构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其综合发展力的体现。
01|医院纷纷抱团,推动供给侧改革
一月,医院医院(医院)的合并。一方是中医行业龙头,另一方是以骨科诊疗专业闻名,医院纷纷开始抱团取暖,“医院集团化”成为趋势。
山东潍坊是全国最早发力医院集团化改革的16个城市之一。过去十多年时间,集团化办医思维已渗透至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主动融入上级医疗集团,医院就此打造了更具竞争力的特色专科优势。
不仅仅是山东,仅年以来就有多个地级市进行了本地医疗资源整合。包括宁波、洛阳、宜昌、荆州等,而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更是早就布局。
年,上海组建“瑞金-卢湾医联体”:医院通过兼并联合方式,医院。
年深圳罗湖整合区属5家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成医院集团。这一“罗湖模式”很快就作为全国“典型”,于年9月获国务院医改办向全国推广。
医院组建集团是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将医疗资源系统化,既避免医院内部形成竞争格局,同时医院的医疗市场竞争,从而保持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医院集团龙头,将其长期一床难求的专业整体移到集医院当中,医院医院,实现了利用优良品牌资源盘活闲置资源,缓解看病难问题。
医院在不断抱团取暖,将会进一步压缩民营医疗生存空间,在飞速变化的十字路口,民营医疗该如何破局?医疗领域“国进民退”趋势会越来越突显吗?
02|“国进民退”是否为伪命题?民营医疗如何重新定位发展
在医疗服务领域,“国进民退”的趋势似乎被越来越多的从业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