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银
明朝某年豫章受灾,来年春米价大涨,新建县民某甲断了炊烟。夫妻二人检视一番,能换钱的只剩一个木桶。他们把木桶卖了三分银子,二分买米,一分买毒药,打算全家饱餐一顿而死。
掺了砒霜的饭刚做好,里正(村长)前来讨税,看到其家贫如悬磬,也不由叹息。里正远道而来,未吃早饭,看到厨房有饭,就想吃一碗。
某甲不说话,只是连连摆手。里正奇怪追问,某甲涕泪交流说了实情。里正大惊,端起饭锅倒在门外埋掉,然后说:“我家还有五斗闲着的谷子,你跟我去背回来,能延迟一段时间,说不定就有了别的转机。”
某甲感激,去背了谷子回来,却发现里面有五十两银子。某甲惊讶,和妻子商量:“这必是里正还未上交的税银,藏于谷中一时忘记。他救了我的命,我怎么能忍心害他?”于是拿着银子送还。
里正也很吃惊,说道:“税银放在别处,这些银子也不是我的。我也是个穷百姓,哪有这么多银子。这是上天送给你的啊!”某甲不肯要,商议下每人分了二十五两,两家都稍稍富裕了些。
原作者说:呜呼,连年天灾,普天同困,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为什么上天给这两个人格外的恩赐呢?是不是他们在困境中的善念所致?《二酉委谭》
蓝怪
李某,山东人,客居津门。某天夜里,他眯着眼睛卧床吸烟,忽然感觉冷风飒然,直起鸡皮疙瘩。睁眼一看,床前一蓝面大鬼正低头对着他吹气,高与梁齐。李某素勇武,拔刀跳起,大鬼跑出房间不见了。
李某平复一下心情,再次躺下,大鬼又至。这样反复多次,李某疲乏奔波一夜,天亮时才小睡片刻。
从此,蓝面鬼每夜都来,李某不堪其扰,找一个仆人伴宿。鬼照来不误,仆人看不到,只是感觉身上很冷。李某又找来几个朋友陪宿,状况如前。
两个月后,李某形销骨立,精神萎顿,完全没了以前雄壮的样子。不久又卧床不起,日渐危殆,朋友们都害怕离去。
一天晚上,鬼复至吹气,李某病卧床上无可奈何,忽见亡母挡在床前用身体保护他。李某不由大哭,亡母也涕泪交流。但是蓝面鬼比他母亲高很多,照吹不误。过了几天,李某还是死了。《醉茶志怪》
长舌鬼
昨天我看了一个外国故事,甲乙两人去往江户,途中借住一个老妇家。半夜时,甲看到老妇悄悄来到他们的房间,伸出长舌舔睡着的乙。这时门外传来问话声:“长舌姥,怎么还不动手?需要帮忙吗?”
老妇问道:“是谁?”一个高大的和尚推门而入,答道:“是我,朱盘。”甲抽刀跳起,对着和尚砍去,和尚逃走,老妇人也抱起乙出门而去。甲环视四周,房子消失,自己站在旷野之中。
天亮时寻找,在草丛中发现了被啃食殆尽的同伴。
提到长舌鬼,不由想起《子不语》中的蝴蝶怪。此怪变成普通人的样子和客人同行,半夜时伸出发光的长舌头,把满屋照亮,甚至能看见上面滴落的涎水。妖怪抓住仆人啃食,咯吱有声。客人心胆俱碎,只能暗暗祈祷关帝保佑。关老爷持刀现身,怪物变成一只车轮大的蝴蝶与关帝搏斗,轰的一声,关帝和怪物都不见了。
又有清代《点石斋画报》记载,无锡东街桥夜间有个长舌鬼出没,遇到人就吐出长长的舌头。被惊吓的人回去就会生病,只有到遇鬼的地方烧纸钱才能痊愈。
某夜有个胆大的人酒醉过桥,鬼拦住他问:“看我的舌头长不长?”那个人说:“真长,是你的舌头吗?”一边说一边靠近,忽然抓住长舌,抽刀砍断。鬼大叫着跑到桥下消失,断舌变成一段木片。从此,长舌鬼不再出现。
柳树精
如皋有个邮差,路过荒野时遇到一个童子,逐渐同行说话。走到一个农舍,童子从门缝钻了进去。邮差大惊,知道遇到了妖怪,于是在门口等待,静观其异。
过了好久,门里并未有异常声音。当一个老翁走出来时,邮差上前询问。老翁说道:“果真是妖物作祟,幸亏镇静处之。”
原来,老翁家吃饭的时候三儿媳盛粥,端上来的时候,忽然惊叫一声把碗打碎地上。她解释说:“有个小孩子掀我的裙子。”三儿子对着妻子喝骂,老翁制止。二儿媳又去厨房盛粥,照旧有个小孩捣乱,打碎了碗。这家的男子们没看到小孩儿,二儿子认为妻子撒谎,上前要打,老翁说:“不要这样,今天的事很奇怪,可能真不怪媳妇。”
听说老翁处理得当,并未发生祸事,邮差继续前行。走了不远又看到了童子,邮差怒道:“你是什么妖精?竟敢害人!”说着把童子摔倒,坐在他背上。过了半晌,童子变成一段柳树根,烧掉时从里面渗出血来。《洞灵小志》
周某在杭州龙泉县做教谕,住在官学。一天夜里,堂上大鼓忽然传来敲击声。派人去看,有个丈把高的巨人在用手敲鼓。看门人余某素来胆大,悄悄张弓射去,巨人中箭狂奔,再未出现。
一个月后,大风吹折了官学门口柳树,中有羽箭一支,这才知道敲鼓的是柳树精。《子不语》
沈侍郎
沈叔眉侍郎去福建督学,查到某武生劣迹斑斑,于是整理成案,此人下狱后病死。有一天,沈侍郎坐轿访友,一个老妇人在他轿子左右徘徊。侍郎以为她有冤情申诉,于是停轿询问。老妇人并不说话,急速掏出一个东西扔到轿子里,然后逃走。
仔细看看,原来是一团乱发。沈侍郎很厌恶,此后吃饭的时候就看到那团乱发在饮食中,因此无法下咽。而别人却看不到。过了不久,沈侍郎就死了。《洞灵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