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建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硬任务,聚焦高位推动、责任落实,着力创新机制、多措并举,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汇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大合力。
干部沉下去村庄“颜值”提上来
“塑料袋蒙的挡板不结实,还影响美观,要做门栅栏的话,我们一起帮你做个更结实的。”日前,新建区金桥村党员干部组成的环境志愿巡查小分队来到凤咀自然村,劝导村民李金香对菜园进行整治。
为落细落实农村环境整治,金桥乡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将干部下沉到一线,组织村干部成立人居环境志愿巡查小分队,不定期深入到各村庄巡查,对发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整改、劝导。
干部带头担当,党员以身作则。看着党员干部积极行动,村民也纷纷投入到家乡的发展建设中来。听到村里开展夜间环境亮化改造工程,在外工作的村民杜人平立即捐了15盏路灯,金桥村党支部书记杜人宏自掏腰包补齐了路灯缺口,让村子亮了起来。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新建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区、乡(镇)、村(居)三级书记抓落实的要求履行好主体责任,各乡镇(管理处)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切实做好“定目标、下任务、给路径、供保障、抓督导、促落实”各项工作。
乡村环境美农村产业旺
“环境越来越好,游客也越来越多,我们的旅游饭碗端得更稳了。”说起村里的变化,象山镇大桥村徐家自然村村民徐美晃笑得合不拢嘴。
作为年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如今,大桥村徐家自然村已从一个“空心村”变身为游客打卡的“网红村”。象山镇党委副书记吴迪告诉记者,现在大桥村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全力打造“游在海昏侯,吃在徐家村”的旅游品牌,引导农户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大桥村徐家自然村的华丽蝶变是新建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缩影。近年来,新建区立足实际精准施策,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通过人居环境大整治,农村大变样,打造了一批集休闲度假、特色民宿、垂钓和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让村民富裕起来,乡村美丽起来。
传递正能量提升“内在品质”
农村人居环境,既要有“外在颜值”又要有“内在品质”。近年来,溪霞镇仙里村刘家坊自然村走出一条农村环境整治的新路子。
人居环境整治离不开家风文化的浸润,刘家坊自然村通过“立家规”“议家规”“展家规”形式,定期召开“圆桌会”,树立讲文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发扬农村传统美德。
在“外在”的农村环境整治中,刘家坊自然村结合家风文明元素,摸索出一套特色治理模式。针对家禽散养导致的卫生难保持问题,刘家坊自然村建起一排排“鸡鸭别墅”,对全村的家禽进行统一圈养,让粪便满地、臭气熏天的场景不复存在。为解决村民的“厕位”问题,村里建起砖混结构的“生态公厕”,告别脏臭,改善村民如厕需求。
20个精品村、集镇提升实现全覆盖、1个美丽示范乡镇、2条美丽示范线建设、全省“农村四好公路”先进县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集体……当下,新建区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下一步,新建区将持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不断完善与调整治理机制,持续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创城乡统筹新局面,奋力开启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幸福现代化新建新征程。(鄢飞飞实习生邵蓓南昌日报记者张代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