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市区偏居一隅,没什么人认可,为何

市区是一个地级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考虑到方便管辖等的因素,一个地级市的市区一般坐落于全市中心的位置。

但是在江西宜春,市区袁州区却位于宜春市版图西南部的一角,存在感非常低,没有什么人认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宜春市。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与南昌、新余、抚州、吉安、九江、长沙、岳阳等地市接壤,下辖1个区、6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辖区总面积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万。

宜春市

年,宜春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7亿元,排名全省第四,经济发展水平也位居全省前列。

翻开江西省地图,不难发现,宜春市的版图呈螃蟹状,市中心在螃蟹的一只脚尖上,全市人口、经济重心却在螃蟹的另一只脚尖上,给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宜春市版图

为什么宜春市区会偏居一隅呢?事实上,如今的宜春市经历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才造成现在这种情况。

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丰城、樟树、高安、奉新、靖安等地都隶属南昌专区管辖,萍乡、新余还是属于袁州专区管辖。

当时的袁州专区,办公地点就在现在的宜春市区,并不显得很偏。不久,袁州专区并入南昌专区,办公地点在省会南昌。

然而,为了突出南昌的省会职能,减轻南昌的管理负担,南昌专区更名宜春专区,办公地点也搬到了现在的宜春市区。此时的宜春管辖近20个县区,版图空前巨大。

宜春版图变化

之后,为推动工业城市发展,萍乡、新余相继脱离宜春管辖;为做大做强省会,新建、南昌县、安义也相继并入省会南昌,但是宜春地区的办公地点依然未变,宜春市区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了。

宜春版图变化

年,宜春撤地设市,市政府设在袁州区,宜春市的版图便彻底确定下来了。

宜春版图变化

回顾宜春市版图的变化历程,可以发现,造成宜春市版图现状的,是几十年来的我省的发展政策调整。

但是这样的政策调整,更多是站在我省发展大局上来看的,并没有太多顾及到宜春的感受,从而导致了现在宜春市区偏居一隅的状况。

宜春市区偏居一隅,无疑给当地居民带来很多不便,尤其是对宜春东部的县(市)的居民来说,距离宜春市区有多公里,去一趟宜春办事,非常不容易。

按理说,多公里也不算太远,如果确实有必要去,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当地居民却很少去宜春市区,对宜春市区归属感也不强,甚至想脱离宜春管辖,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从地图上看,宜春市东部与省会南昌接壤,宜春东部的县(市)去南昌要比去南昌要近蛮多。

毫无疑问,省会南昌坐拥最佳的资源,对他们的吸引力远远超过宜春市区,有什么事肯定尽量去南昌,自然也就不太愿意去相对偏远的宜春市区了。

而且,受益于省会南昌,整个宜春经济重心也主要在东部地区,东部的丰城、樟树、高安等县(市)都是江西省经济强县。即便是距离宜春不远的宜丰、上高等县,经济比较发达,也是更亲近较为富裕的新余市。

而宜春市区周围的县区,经济相对要落后一些。同时宜春东边的县区,由于距离市区遥远,也没有从宜春那里得到很多好处,反而从南昌那里收益颇多,它们自然是嫌贫爱富,要求脱离宜春的呼声也非常高。

年宜春市各县(市)经济排名

其实,对宜春市行政区划的重新调整,确实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由于这样的版图也持续很长时间了,很多利益集团实际上也固定下来了,要想改变,并非易事。

对萍乡、新余来说,作为新兴工业城市,它们希望保持自己小而富的现状,自然不希望其它县划入,破坏它们目前的格局。

而对南昌来说,它当然希望划入宜春部分县(市)来做大做强自己,突出自己的省会地位。但是,南昌的定位也就是一座普通省会,地位不足,自然是不能做成武汉、郑州那样的规模。如今南昌已经拥有多万人口,要想再让国家批准扩大规模,难度可想而知。

大南昌都市圈

而对宜春东部的县(市)来说,它们虽然与南昌交往更多,但是对于划归南昌管辖这件事,它们内心还是有些抵触的,毕竟“南昌鬼子”的说法,就是他们说出来的。

既然行政区划改变很难,做强宜春市区便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最好办法。为此,宜春市也下了不少功夫。

去年,宜春便争取到武宜深高铁设站宜春市区,与沪昆高铁形成十字交叉,打造宜春高铁枢纽;加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积极对接长株潭地区,吸引当地产业转移;推动宜万同城,把万载县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努力将宜春打造成为赣西区域性中心城市,改变其当下存在感低的尴尬局面。

宜春高铁站

对于偏居一隅的宜春市区,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