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2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何静媛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铭言。
这段铭言越过时空,同医院肿瘤内科医护人员心中,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写照。
一说起肿瘤,少有人不畏惧,特别是恶性肿瘤,很多人都是“谈癌色变”,认为得了癌症就意味着离死亡不远,病人与家属陷入了无边黑暗。肿瘤内科,便是一个与“黑暗”无限接近的科室,常常上演着生命的接力,医护人员们日夜奋战在与病魔斗争的一线,精心治疗、耐心呵护,为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据悉,医院肿瘤内科成立于年,是浙江医院肿瘤内科专业病房,是肿瘤放化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区。科室现包括放疗科、肿瘤内科、中西医结合科,有医护人员23名,核定床位45张。年,科室被评为浙江省首批癌痛示范病房;年,评为绍兴市巾帼文明岗。
精准放疗,家门口享高质量医疗服务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与手术、化疗构成肿瘤三大治疗手段。年4月医院放疗中心正式揭牌,结束了该院部分肿瘤患者不得不去外院接受放疗的历史。“通过有效放疗,很大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甚至根治。”肿瘤内科主任王剑介绍。“放疗中心环境舒适,工作人员态度和蔼,消除了先前对放疗的恐惧感。”一位患者在放疗结束后感慨地说。
IMRT被公认为是肿瘤放射治疗史中的一个革命性进步,它通过精准定位、计划系统,大大提高了肿瘤局部控制率和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目前,医院引进了先进的放疗设备,并拥有包括肿瘤放疗治疗师、放射治疗物理师、放疗治疗技师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能够开展包括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内的多种精准放射治疗技术,完成对各种常见及特殊部位良恶性肿瘤的治疗。
随着放疗精度的不断提高,治疗理念的改变,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室团队先医院、医院、医院、浙医二院、医院等进修学习,技术水平获得了各方同行认可。
同时,与浙医二院放疗专家团队紧密合作,成立浙医二院魏启春主任专家工作站,助推放疗技术水平的加速提升。每周五上午,浙医二院放疗科的专家便会准时来到医院,进行门诊、查房、病例讨论及放疗计划设计等,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诊治方案。同时浙医二院的物理师团队也是定期来院,确保放疗计划实施的精确性,是对该院放疗工作指导的又一大提升。使上虞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与浙医二院同质化的肿瘤综合治疗服务。
播撒希望,重燃患者生命之光
“感谢医生的精心治疗,也感谢护士的耐心呵护。通过化疗,目前身体状况良好,我现在还到处去旅游,别人根本想不到我是一个癌症病人。”今年52岁的王先生(化名)确诊小细胞肺癌已有2年多,在肿瘤内科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
年3月,王先医院检查,“确诊小细胞肺癌”这个结论,无疑一个晴天霹雳,瞬间击碎了他所有的幸福和希望。这个病虽然发生率不到肺癌的20%,但进展迅猛,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非常大。之后,他一直辗转外地就医,去年3月回到上虞接受治疗,当时病情已经加重,肺部肿块增大,且出现腹部转移,肿块压迫出现腹痛和进食困难。
“我的病该怎么治?”“小细胞肺癌对化疗药物敏感,首选全身化疗,同时对腹腔转移灶给予局部放疗控制。”根据病情,医生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即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这是一种全身治疗的手段,无论采用什么途径给药,化疗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绝大部分气管和组织,对一些有全身播散倾向的肿瘤及已经转移的中晚期肿瘤,化疗都是主要手段。目前,医院肿瘤内科擅长于根治性化疗、姑息性化疗、腔内化疗。
医生的话,给了王先生对抗病魔的信心,通过多次化疗及局部放疗,他的病情终于得到了缓解,也让他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发挥特色,中西医结合深受患者好评
“医生,我爸说中药吃了效果蛮好,想继续吃,以后回家了也要继续吃。”科室里,一位患者家属陪着父亲在配中药。
患者今年70多岁,因鼻咽癌收住入院,在放化疗期间,出现了持续的咽喉痛,让患者感到非常痛苦,对接下去的治疗产生抗拒。为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医生便建议配合中医缓解症状。“我不吃,我不吃。”没想到,老人一口拒绝,认为吃中药这样的“传统保守治疗”不一定有效,而且十分麻烦。
中医、西医在治疗肿瘤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就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使肿瘤的治疗获得最佳的疗效。如很多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后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产生,中西医结合就可以通过中医调理,使副作用降低,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医生的解释下,老人开始尝试中医,并很快感受到了中药带来的好处,“太有效了,喉咙真的没那么痛了。”这也让他对接下去的治疗充满了信心。
中西医结合,正是该科室大力打造的特色,科室紧跟国内外最新进展,为广大肿瘤患者服务,大力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规模和治疗手段均居上虞领先地位的知名科室。目前,科室有浙江省名老中医李钧烈主任中医师,上虞中青年名中医韩建锋主任中医师和陈晓东副主任中医师,护士长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首届中西医专科护士,科室中医氛围浓郁,针对肿瘤病人的症状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医适宜技术,包括穴位贴敷、中药泡洗、耳穴压豆、隔盐灸、中药漱口、中药外敷等,深受患者好评。
缓解疼痛,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疼起来简直无法形容”“像有刀子在肚子里割,一下一下”“这不是单靠意志就能忍受的”……在肿瘤病房里,经常可以听到病人的痛苦呻吟。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往往令患者夜不成寐,吃不下饭,丧失治疗的信心。在肿瘤患者中常流行这样一句话: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疼痛。
癌痛患者,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全程管理和人文关怀。“护士,吃了药还是不行,晚上更是疼得要命,睡不着觉。”病房里,一位骨转移患者诉说着他的痛苦。护士耐心解释,告诉患者怎么调整心情,如何进行疼痛评分。
“有一些患者,认为‘得了肿瘤哪有不疼的’,忍忍就过去了,常把轻度疼痛忍成严重疼痛。”护士长朱斐说,疼痛要主动说出来,而且要准确表达疼痛的程度。肿瘤患者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无痛睡眠、无痛休息、无痛生活,只要合理、规范地进行镇痛治疗,很多患者无需忍受疼痛的折磨。
年9月,该科室成为浙江省首批癌痛示范病房。医护人员对每一位入院癌症患者进行“常规、量化、全面、动态”癌痛评估,采用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有效应用止痛治疗手段,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运用中西医手段预防和控制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曾有一位患者,因为担忧止痛药带来的不良反应,非常抗拒服药,由于疼痛控制不好,有时疼得整晚整晚睡不着觉,身心备受折磨。朱斐得知后就耐心进行劝解,并运用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隔盐灸、推拿手法,有效的缓解了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疼痛也得到了控制。
据悉,该科还以点带面,帮扶兄弟科室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让其他科室的癌痛患者也能无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