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荒唐的造反志大才疏的藩王朱宸濠和奇葩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m.39.net/disease/a_6169820.html

大明朝在建文朝经历了一次大的叛乱,可谓是新一任的“改朝换代”,之后藩王的权势已经大不如前,但是到了明武宗时期,却又出现了一次藩王叛乱,但是这次的叛乱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风浪,因为他已经被王阳明给平定了。

大明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按奈不住内心的冲动,起兵造反了。当然按理来说,一个皇室人员造反,肯定比一般人的造反更有胜算也更有实力,但是偏偏这只是一般来说。

当时知道宁王造反的时候,周围很多官员其实都选择观望的,他们害怕宁王真的壮大起来会像当初太宗朱棣一样,王阳明面对的处境是十分尴尬,自己手上也没有什么士兵,而且按理说说这个事情也不是他的责任,就算是出了事追责的第一个枪头鸟也不是他。但是他还是觉得担起这个责任,镇压反叛。

朱宸濠是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后代,弘治十年朱宸濠继承了宁王的位置,但是这个年轻人十分有野心,他甚至想要取代皇帝成为天下的主人,在他心里皇帝也就是命好有个做皇帝的爹,其实比谁都废物。

而且当初朱棣造反的时候,就看上了朱权封地彪悍的兵将,给当时还是宁王的朱权说,如果你帮了我我就和你平分天下,不然我死了你也没好日子过!

于是朱权只能帮着他造反,但是在朱棣当了皇帝之后,朱权却被朱棣遗忘,最后只能封在南昌。于是在朱权及其后人心里就有那么一根刺,这根刺一定要拔除才行,而要拔除的办法就是做皇帝!

宸濠世子外不请名,盖有异志,它日欲自赐名,立嗣立国也。故宫中止以行叙,曰某哥某哥云

内阁首辅朱国桢说,朱宸濠就是不给自己儿子取名字,就是为了有一天自己做了皇帝再给儿子们尊贵的字。

当时朱宸濠看到天下荒淫无道,而朝中又是宦官专权,这样一种环境正是自己造反的好机会。但是他要造反就必须要收纳大批的人才,正好当时王阳明平定了粤北等叛乱,十分有勇有谋,被朝廷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于是王阳明就成了朱宸濠想要拉拢的对象,正德十三年十一月,朱宸濠借口求学要王阳明去他那里讲学。

但是王阳明早就知道宁王有二心了,因为宁王本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低调,也不怕人知道。甚至这件事已经告知给皇帝了,但是明武宗明显就是个不听劝的,他觉得怎么可能呢,宁王肯定不会造反的,都是你们这些坏人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反正我们都给你汇报了,你说不可能那就不可能吧。

这次王阳明就接到了邀请,他也不好拒绝,甚至还能借着这次的机会去看看宁王是否真的想造反,再看看他该怎么做。

正德十四年二月,宁王府的刘养正到赣州请王阳明给自己母亲写墓志铭,实际上这是在给王阳明示好。之后甚至还告诉王阳明:

“宁王尊师重道,有汤、武之资,欲从公讲明学”

这是什么意思,这不就是说我们王爷的命格不仅是一个闲散王爷啊!先生可要看仔细了!

但是王阳明一副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的样子,一直和刘养正打太极,如此刘养正才确定,王阳明和自己不是一路人,看来留不得了。

可就在此时,福州发生兵变,朝廷第一个想到了王阳明,并让他带兵去平定。而宁王则是把自己的起兵之日定在自己的寿辰。当天江西镇巡三司诸高官全都应邀贺寿,于是宁王就直接瓮中捉鳖把这些人都控制起来,学着朱棣的样子,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人都杀了。于是都御史孙燧、按察司副使许逵等人都被杀害,江西就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

而作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王阳明如果不是临时被朝廷派了任务,他就会命丧黄泉。于是在知道宁王造反之后,王阳明和藩王的对抗正式开始了。

首先王阳明再三思虑决定回到吉安府,招兵平叛。这时候的朱宸濠经过多年的谋划甚至招到了二十万兵马之多,当时江西的最高指挥官已经被杀,其他的官员都十分害怕,但是又不想加入造反,于是只能伺机行动。

于是王阳明就给各府县报帖,要求他们汇合十六万人马,暗示自己手上已经有十几万人了,一起和自己去打南昌。实际上这时候的王阳明手上根本没多少人,这只是他的计策而已。

之后他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迎接京军文书》,告诉江西的官员们朝廷大军已经南下了,然后还给他们分析宁王的形式之类的,

“但得宁王早离江西,其中必有内变,因而乘机夹攻,为力甚易”

然后让人带着这些文书故意被宁王的人抓到,宁王也得到了这些情报,心里十分害怕,以为这是真的。

而之后王阳明又准备从内部分裂他们,故意给刘养正和李士实这两个宁王的谋士写了十分暧昧不明的文书,让宁王误会他们其实早就投靠了朝廷,

“身虽陷于罗网,乃心罔不在王室也。所喻密谋,非老先生断不能及此”

然后依旧故意被朱宸濠的人抓到,果然朱宸濠看到这些书信之后心里更是惊讶,对自己谋士的怀疑也越来越深。

这样一来朱宸濠就不敢轻易出兵,但是这样王阳明就达到了拖延宁王起兵造反时间的目的了。

不久后宁王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二话不说就起兵,他决定先打南京,在南京即位后再打北京。但是在安庆遇到了拼死抵抗的军民。

于是王阳明招来七八万人,让他们去攻打朱宸濠的根据地,南昌,于是朱宸濠就赶紧让攻打安庆的士兵回来救援,安庆之围解除。

之后王阳明又带着人去埋伏朱宸濠的援兵,在黄家渡打败了叛军之后又追击到八字脑地方,宸濠退保樵舍,学曹操和陈友谅连接大船以为方阵,却被王阳明一把火全给烧了,于是朱宸濠的叛军只寥寥无几,朱宸濠本来要跳水自杀的,但是奈何水太浅被抓起来了。

朱宸濠大哭“先生我自己把自己贬为庶民,散尽士兵,你饶我一命!”

王阳明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事情不是他能决定的,于是朱宸濠一个月的造反宣告结束。

但是这件事后面的发展实在是让人无语,明武宗知道朱宸濠真的造反之后很开心,也不管别的了,直接表示我要保家卫国,于是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还没等自己做什么,王阳明就把事情解决了,但是他不管,依旧兵分两路带着人去平定。

甚至你还要王阳明把朱宸濠给放了,镇国公大人要自己捉拿!

王阳明直接无语,这都是什么事?他自然是不能答应,于是大家扯了很久终于决定,朱宸濠移交给皇帝的太监张永,张永把人带到南京去见“镇国公”。但是皇帝派去搜集证据的人回来却说,王阳明根本不是功臣而是反贼。

王阳明大吃一惊,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之前王阳明让自己的弟子冀元亨往南昌讲学劝诫宁王,还有宁王派人拉拢王阳明的这些事情,都变成了王阳明有二心的证据。

他们认为,王阳明之所以平叛完全是因为他这是害怕东窗事发,在保护自己。其实他们这么针对王阳明是因为本身就是和王阳明有仇,之前他们就要求王阳明在功劳簿上写上他们的名字却被拒绝了,于是怀恨在心。再加上他们要讨好皇帝,要把平叛的功劳安在皇帝头上而不是王阳明这个人身上。

明武宗当然很喜欢见到这样的结果,因为之前就因为立储的事情被王阳明得罪过,这样王阳明就几面不讨好了。之后他虽然多次想去面见皇帝说明一切,但是却都被阻扰。还好太监张永和王阳明没有冲突,他在皇帝面前给王阳明做担保说这个人一定不会是这样的。

“往年寘鐇反,今年宸濠反,天下王府、将军、中尉七千余家,安保无今日事?王守仁一人受诬得罪,他日谁肯向前平乱?”

但是王阳明虽然没有什么大过在身,但是几个奸臣趁机在功劳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而那些真正有功劳的人却默默无闻,王阳明的弟子冀元亨背着乱党的名义被抓,王阳明和很多有识之士多烦解救都没有用。

这时候的王阳明终于对朝廷和皇帝失望,于是给朝廷上疏说自己要求告老还乡,但是朝廷都不允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