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好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导语:《张好好诗》是杜牧为了表达对一位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歌妓张好好的同情和怀念而写的。诗中描绘了张好好从风光无限到沦落风尘的悲惨经历,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和同伴的感慨和无奈。这首诗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文人对风尘女子的一种人文关怀。
01《张好好诗》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下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引园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之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阳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君为豫章姝(shū),十三才有余。这是对张好好的美貌和才华的赞美,豫章是江西南昌的古称,姝是美女的意思。十三岁就有超凡的歌舞才能,可见她是多么出众。
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fū)。两个生动的比喻来形容张好好的娇艳姿态,翠茁是指嫩绿的竹笋,凤生尾是一种植物,叶子像凤尾一样细长。丹叶是指红色的叶子,莲含跗是指含苞待放的莲花,跗是花萼的基部。这些都是春天的景象,寓意张好好正值青春年华。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描写张好好试唱的地点,高阁指滕王阁,是唐代滕王李元婴在江西新建县修建的一座楼阁,高耸入云,气势雄伟。章江指赣江,流经南昌,水色碧绿,与天空相连。这里用倚和联两个动词来表现楼阁和江水与天空的亲密关系,也突出了张好好试唱时的气氛和场面。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说明张好好试唱的原因和情况,此地就是滕王阁,试君唱就是让张好好展示她的歌艺,特使华筵铺就是专门为了这次试唱而准备了丰盛的宴席。这里用特使两个字来表示沈传师对张好好的重视和宠爱,也显示了他的权势和财富。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写沈传师在宴席上看到张好好时的反应,主公就是沈传师本人,顾四座就是回头看四周的客人,始讶就是刚刚惊讶,来踟蹰就是来时徘徊不前。这里用顾四座来表现沈传师在座中的威严和地位,用始讶来表现他对张好好美貌和才华的赞叹和惊艳,用来踟蹰来表现他对张好好的爱慕和迷恋。
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写张好好在沈传师的引领下走向宴席的情景,吴娃是指吴地的美女,也就是张好好,起引赞就是起身跟随沈传师的引领,低徊就是低着头徘徊,映长裾就是映照着长袖。这里用吴娃来表现张好好的出身和风情,用起引赞来表现她的恭敬和顺从,用低徊映长裾来表现她的羞涩和娇媚。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rú)。继续描写张好好的容貌和服饰,双鬟是指两个髻,可高下是指高低适中,才过青罗襦就是刚刚超过青色的丝罗短袄。这里用双鬟可高下来表现张好好的发式和年龄,用才过青罗襦来表现她的身材和衣着。
盼盼下垂袖,一声雏凤呼。写张好好开始唱歌时的神态和声音,盼盼是指明亮的眼睛,下垂袖就是垂下袖子,一声雏凤呼就是一声像小凤凰一样的歌声。这里用盼盼下垂袖来表现张好好的眼神和姿态,用一声雏凤呼来表现她的歌音和气质。
繁弦迸关纽,塞管引园芦。写伴奏乐器的声音和效果,繁弦就是急促的琴弦声,迸关纽就是弹出琴弦上的转轴,塞管就是一种少数民族乐器,引园芦就是吹动园中的芦苇。这里用繁弦迸关纽来表现乐器的激昂和紧张,用塞管引园芦来表现乐器的高亢和穿透。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这句话是写张好好的歌声超越了伴奏乐器的声音,并飘向天空,众音就是众多乐器的声音,不能逐就是不能跟上,袅袅就是绵延不断,穿云衢就是穿过天空。这里用众音不能逐来表现张好好歌声的优美和难以匹敌,用袅袅穿云衢来表现歌声的远达和仙气。
主公再三叹,谓之天下殊。写沈传师听了张好好的歌声后的评价和感慨,主公还是指沈传师本人,再三叹就是反复赞叹,谓之天下殊就是说这样的歌声在天下很少见。这里用主公再三叹来表现沈传师对张好好歌艺的钦佩和喜爱,用谓之天下殊来表现他对张好好才华的认可和夸奖。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写沈传师对张好好的赞赏和赠送,天马锦是用天马的毛织成的锦缎,水犀梳是用水犀角制成的梳子,都是珍贵而华美的物品。这里用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来表现沈传师对张好好的重视和尊敬,也暗示了张好好的美貌和风情。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写沈传师和张好好在南昌的游玩景致,龙沙是指龙沙洲,是南昌城北的一处沙洲,因其形似龙而得名。秋浪是指秋天的江水波涛。明月是指月亮,东湖是指南昌城东的一处湖泊,与赣江相通。这里用看秋浪来表现沈传师和张好好的闲适和欢乐,用游东湖来表现他们的浪漫和风流。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写沈传师和张好好从此经常见面,但也有时隔三日不见的情况,自此就是从那时起,每相见就是每次见面,三日已为疏就是三天不见就觉得很久了。这里用自此每相见来表现他们的亲密和频繁,用三日已为疏来表现他们的依恋和不舍。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写张好好的美貌和风情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更加完美和迷人,玉质就是玉体,随月满就是随着月亮的圆缺而变得丰满或清瘦。艳态就是娇艳的姿态,逐春舒就是随着春天的到来而舒展开来。这里用玉质随月满来表现张好好的身材和变化,用艳态逐春舒来表现她的风情和魅力。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继续描写张好好的容貌和举止,绛唇就是红唇,渐轻巧就是渐渐变得灵巧而不笨拙。云步就是像云彩一样飘逸的脚步,转虚徐就是转而变得轻柔而舒缓。这里用绛唇渐轻巧来表现张好好的嘴唇和歌唱技巧,用云步转虚徐来表现她的步态和风度。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zhú)舻。这句话是写沈传师调任宣州时带着张好好一起离开南昌的场面,旌旆就是旌旗,忽东下就是忽然向东方去了。笙歌就是笙管乐器和歌声,随舳舻就是跟随着首尾相连的船只。这里用旌旆忽东下来表现沈传师的仕途变动和离别之急,用笙歌随舳舻来表现张好好的陪伴和欢送。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写沈传师和张好好在宣州的生活景象,霜凋就是霜冻凋萎,谢楼树就是谢朓楼畔的树木。谢朓楼是南朝齐宣城太守谢朓所建的一座楼阁,位于宣城北,也是沈传师和张好好的居所。沙暖就是沙地温暖,句溪蒲就是句溪边的芦苇。句溪是一条从宣城东流过的小河,因其曲折如“句”字而得名。这里用霜凋谢楼树来表现秋天的景色和寒意,用沙暖句溪蒲来表现春天的气息和温情。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写沈传师和张好好对外界事物的漠视和对酒杯前的享乐,身外就是身外之事,任尘土就是任由它们等同于尘土。樽前就是酒杯前,且欢娱就是暂时快乐一下。这里用身外任尘土来表现他们的超然和无所畏惧,用樽前且欢娱来表现他们的纵情和无所顾忌。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写沈述师(沈传师的弟弟)对张好好的倾慕和追求,飘然集仙客就是飘然而至的仙人般的客人,指沈述师。讽赋就是作赋,欺相如就是压倒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文学家,以作赋闻名。这里用飘然集仙客来表现沈述师的出色和高贵,用讽赋欺相如来表现他的才华和自信。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写沈述师为了表示对张好好的爱意而送给她的礼物和载具,聘之就是下聘给她,碧瑶佩就是碧绿的玉佩,载以就是载着她,紫云车就是仙人乘坐的车子。这里用聘之碧瑶佩来表现沈述师对张好好的重视和尊敬,用载以紫云车来表现他对张好好的宠爱和奢华。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写张好好嫁给沈述师后不再与故人往来的寂寞景象,洞闭就是洞门关闭,水声远就是水声听不到了。月高就是月亮高挂,蟾影孤就是蟾蜍(即月亮)的影子孤单。这里用洞闭水声远来表现张好好与外界隔绝和孤立,用月高蟾影孤来表现她独守空房的凄凉和寂寞。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自从张好好嫁给沈述师后没过几年,诗人和同伴们都已经散去了,尔来就是从那时起,未几岁就是没过几年,散尽就是都散了,高阳徒就是高阳酒徒。高阳酒徒指诗人李白等一批酷爱饮酒作诗的文人。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写诗人在洛阳再次见到张好好,但她已经沦为卖酒的女子,洛城就是洛阳城,重相见就是再次相见,婥婥(chù)就是美丽的样子,为当垆(lú)就是做卖酒的生意。这里用洛城重相见来表现诗人的意外和惊讶,用婥婥为当垆来表现张好好的美貌和悲哀。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怪我苦何事就是责怪自己做了什么苦事,少年垂白须就是年轻时就长出白胡子。这里用怪我苦何事来表现诗人的内疚和无奈,用少年垂白须来表现诗人的衰老和憔悴。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是写诗人询问张好好是否还有旧友相伴,自己也感叹自己的落魄和无能,朋游就是朋友和游乐,今在否就是现在还在吗,落拓就是失意和颓废,更能无就是还能有什么。这里用朋游今在否来表现诗人对张好好的关心和同情,用落拓更能无来表现诗人对自己的悲观和失望。
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写诗人离开张好好后的景象,门馆恸哭就是在门前馆中悲痛地哭泣,水云秋景初就是水天一色的秋天景色刚刚开始。这里用门馆恸哭来表现诗人对张好好的留恋和不舍,用水云秋景初来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感叹和寄托。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继续描写诗人离别后的景色,斜日挂衰柳就是夕阳照在枯黄的柳树上,凉风生座隅就是凉风吹在角落里。这里用斜日挂衰柳来表现秋天的萧索和凄美,用凉风生座隅来表现寒意的侵袭和孤寂。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写诗人把自己的眼泪洒尽在胸前,用这首诗来作为一封信给张好好,洒尽就是倾倒出来,满襟就是满怀,泪就是眼泪,短歌就是这首诗,聊一书就是作为一封信。这里用洒尽满襟泪来表现诗人的悲伤和无奈,用短歌聊一书来表现诗人的情意和告别。
总结:这首诗是杜牧对张好好的一生的回顾和感慨,从她的风光到沦落,从他们的相遇到离别,都用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描绘出来。诗人不仅同情张好好的命运,也反思自己的人生。这首诗是杜牧的名作之一,也是唐代五言长诗的佳作之一。它展现了杜牧的才华和情怀,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