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tslf/
祈福纳祥
民俗市集
西山庙会民俗文化节现场
西山文旅小镇规划图
西山万寿宫位于南昌西面的重要通道上,根植于千年万寿宫文化的庙会祈福风俗,如今已成为豫章文化脉络之一,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扬名海外的城市文化名片。每年的农历七八月,逛西山万寿宫庙会是南昌及周边地区群众旅游和祈福的一项重要活动。
西山万寿宫庙会发展至今,已演变成为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戏曲演出、非遗展览、美食集市不断掀起“国潮”风。西山万寿宫庙会背后有哪些传承千年的动人故事?新建区又是如何以全域旅游为导向,通过民俗文化节庆的方式解锁非遗活态传承新模式?记者通过采访,为读者呈现一个“文旅+”深度融合之后的非遗“焕新”样本。
从千年传说“遗”路走来成为豫章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千载万寿宫,半部豫章史。有着余年历史的万寿宫,是豫章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由祭祀而起,因江西移民的迁徙而盛,又随“江右商帮”的崛起而遍布五湖四海。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共有万寿宫多座,可谓“有江西人的地方,就有万寿宫”。
上千座万寿宫中,位于新建区的西山万寿宫与西湖区的铁柱万寿宫最为特殊,两座万寿宫都是祀奉江西福主许真君的重要场所。其中铁柱万寿宫传说是许真君手持宝剑斩杀蛟龙之处,如今已成为热闹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而西山万寿宫又名玉隆万寿宫,乃许真君故宅、修道及得道成仙的地方。
许真君原名许逊。据史料记载,许逊生于西晋时的南昌,生性聪颖,医病救人,先在四川旌阳当了十年县令,做了很多好事,深受爱戴。之后辞官归故里,为百姓斩妖除蛟消除水患,灭瘟除疫治病救人,使得南昌地区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许逊后来隐居西山,潜心修炼,创立了净明道。在东晋宁康二年(公元年)岁时修成正果,并携全家四十二口,连同鸡犬,拔宅升天。这也是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来历。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后来,许氏家族在许逊的修行故居建立了许仙祠,即西山万寿宫的前身。南北朝时,这里称游帷观,宋大中祥符三年宋真宗将其升格为“玉隆宫”,并亲书匾额。宋徽宗政和六年赐为“玉隆万寿宫”,并以长安崇福宫为蓝本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明正德十五年明武宗题额“妙济万寿宫”。
许逊飞升之后,当地百姓为感念其功德,举行法会以纪念许真君,并衍化成一系列民俗活动。唐代道经《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载:“真君举家飞升之后,至唐元和十四年,约五百六十二年递代相承,四乡百姓聚会于观,设黄箓大斋。邀请道流,三日三夜,升坛进表,上达玄元,作礼焚香……每至升仙之日,朝拜及斋戒不阙。”南宋的《岁时广记》卷引唐裴铏《裴铏传奇》所载《文箫》的故事,描述唐文宗大和(—年)末年八月十五,书生文箫在西山游帷观所见庙会的盛况:“钟陵有西山,山有游帷观,即许仙君逊上升地也。每岁至中秋上升日,吴、越、楚、蜀人,不远千里而携契名香、珍果、绘绣、金钱,设斋醮,求福佑。”清同治《新建县志》卷十五载:“相传许旌阳以八月十五拔宅上升,居民感德立祀。宋徽宗敕修赐额玉隆万寿宫。历元明迄今,自八月朔,四远朝拜不绝,至十五日而最盛。”一直到清朝末年,每年农历八月的西山万寿宫庙会,仍然是“四远朝拜不绝”。
年,22岁的熊国宝来到西山万寿宫工作。“那时候的庙会,樟树、丰城等周边地区的游客成群结队而来,或与同龄亲朋,或扶老携幼。女性佩戴绿叶红花头饰,男性则手持一条竹龙。”熊国宝表示,绿叶为柏树叶,寓意百子百孙,期盼后代多子多福。而男士手中所持的竹龙,来自竹龙探母的典故。据传许逊在旌阳做了十年县令,惦记远在南昌的母亲,但路途实在太远。许逊就刻了一条烛龙,相传他骑烛龙单日往返探望母亲,竹(烛)龙探母的典故由此而来。
庙会人山人海,商业活动也随之发展。庙会期间,以西山万寿宫为核心,方圆5公里都有集市。有商人瞅准商机还搭建旅馆、饭店供游人食宿,沿路摆摊供应瓜果膳食,还有唱戏杂耍等游艺节目。“西山万寿宫庙会至今保留和传承着浓郁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是南昌文化中十分宝贵的财富。”西山万寿宫管委会主任李友金介绍,庙会从最早的法事,逐渐形成大型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带动周边经济贸易,形成集宗教、文化、娱乐、贸易于一体的庙会风俗。年,西山万寿宫庙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传统庙会演变为民俗文化节“非遗+混搭”引燃“年轻力”
年起,西山万寿宫庙会正式更名为西山庙会民俗文化节,今年已是第二届。活动现场,非遗展览、美食集市、民俗文创、农产品展销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新建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侨联主席罗贤标说,“连续两届,每年都超过25万人次,这是以前没有过的盛况!”
非遗展区人流如织,走马灯、棕编、吹糖人、木雕……颇具新建地域文化气息的非遗展一字排开,非遗传承人向来往群众现场展示非遗技艺。现场多个摊位,搭建出一个人文与经济共生的庞大场景。活动期间,每天晚上还安排了采茶戏演出,进一步推广地方特色剧目。新建走马灯传承人陶召俊带了一批作品参加庙会展示,“很多市民对新建走马灯感兴趣,相关文创产品也很受欢迎。”民俗文化节自然少不了美食与购物之乐。今年西山庙会民俗文化节的小商品一条街上,汪氏蜂蜜、林恩茶业、陈老表挂面等新建本土特色产品琳琅满目。为期12天的年西山庙会民俗文化节共吸引全国各地25.72万人次在此赏非遗、尝美食,感受浓郁民俗文化。
国潮元素与传统庙会的“混搭”,吸引最多的还是年轻人的目光,让古老璀璨的南昌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网红皮蛋奶茶、文创冰淇淋、溪霞吹糖人等摊位广受市民和游客青睐。来自樟树的游客刘新嘉是第二次游览西山庙会民俗文化节,她举起刚买的溪霞吹糖人对着蓝天拍下照片。“小时候陪爷爷奶奶来西山万寿宫,如今从传统庙会变成了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内容更丰富,内涵更厚重了。这次带着父母在采茶戏曲声中逛民俗文化节,是一次浪漫的体验。”刘新嘉说,今年的摊位比去年多,氛围更热闹,在保留一千多年来西山万寿宫庙会祈福纳祥、民俗展演、传承非遗的同时,将古老文化与优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注入鲜活血液,赋予时代新意,解锁了“非遗+”的N种打开方式。
锣鼓声热闹欢腾,采茶戏传承豫章旋律,赢得观众喝彩声声。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在这里融汇绽放,千年庙会文化正吸引越来越多年轻的目光。而民俗活动,也是网络群体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