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贵州日报整版关注紫云麻山腹地

麻山腹地,穿洞故里,这里是紫云自治县,曾经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非凡十年间,当地40余万干部群众团结奋进,跟随新时代的步伐,奏响麻山腹地跨越赶超的时代乐章。金秋时节,从山川到田野,从乡村到城镇,处处可见农民丰收忙碌的场景;从工厂到项目建设基地,生产车间里赶工忙,建设场地上机械来回作业,紫云大地上,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涌现。走走停停看看,随处可以感知紫云奋斗的脉搏,见证紫云取得的进步。向贫困发起总攻,与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崭新蜿蜒的柏油路、干净整洁的村容、百亩食用菌大棚、错落有致的光伏基地,机器轰鸣的菌棒车间、成片正值采收期的辣椒地……这里是紫云自治县板当镇洛麦村。可谁曾想,这里曾是一个没有集体经济、没有产业支撑、贫困发生率高达15.72%国家级贫困村。洛麦村的美丽蝶变是紫云无数贫困村脱贫摘帽,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曾经在紫云,这样的贫困村有92个,全县贫困发生率高达28.68%。地处滇黔桂石漠化连片区的紫云,脱贫困难最多、难度最大,那就要倾尽全力,去破解贫困之难。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麻山腹地上,各级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心协力、奋战一线,为夺取脱贫攻坚最后胜利不断努力。时代呼唤干将闯将猛将。王维铎是贵州电网安顺供电局派驻紫云自治县板当镇洛麦村的现任驻村第一书记,一身供电蓝工作服,一副细边框眼镜,把王维铎衬得斯斯文文。今年以来,他带领乡亲加快宜居乡村建设,乡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年5月,王维铎接下严召波的驻村“接力棒”,开始了乡村振兴阶段的驻村工作。严召波在4年驻村工作期间,忠诚践行担当,建强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食用菌、辣椒种植等产业,洛麦村顺利脱贫致富奔小康,脱贫成果写在每一名群众幸福的笑脸上。从严召波到王维铎,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接力棒”一任接着一任干,一股干劲持续传递。从深度贫困到全面小康,背后离不开无数个奋斗着的党员干部,他们展现责任担当,时刻把百姓装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才能在这“黄金十年”不平凡的历程中,书写和全国一道步入小康的伟大成就。在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现场,巨型大坝巍然矗立,库区碧波荡漾。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深度贫困县的紫云建设的第一个大型骨干水源工程,可有效解决12.3万人工程性缺水难题。十年来,该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处,为解决22.78万农村人口缺水和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13万户,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万多群众从贫瘠之地搬入新家园、过上新生活。完成个村电力改造升级,乡村供电可靠率达99.8%;建成农村路网全覆盖公里、组组通公路公里、连户路公里,乡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发生翻天覆地蜕变。合力攻坚、绝地突围。年,紫云自治县贫困人口户人全部脱贫,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一二三产联动,产业化步伐加快眼下,正是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红芯红薯成熟采收时节。今年,“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让紫云红芯薯实现丰产又丰收。“红芯薯分为大、中、小,每天有10多吨精品薯发往省外市场!”紫云自治县文烁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敏说,她一年多前运营抖音账号,目前有1.7万粉丝,红芯薯迎来丰收季,不少顾客都是通过抖音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