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那些古诗词,几多飘零在外无法归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石头驿:今江西省新建县赣江西岸。在这寂寞的旅馆里,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飘零,不能回家。回首前尘竟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自怜。愁苦使我容颜变老,发白两鬓,在一声叹惋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戴叔伦(—),唐代中期著名诗人,字幼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诗作体裁多样,皆有佳作。内容也十分丰富,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最有价值、最富有社会意义的,是那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另外,他颇为有名的论诗名言,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对宋明以后的神韵派和性灵派诗人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可能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今属江苏)。《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我独自躺在旅馆里,寒冷的孤灯映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情变得凄凉悲伤?想来今夜,故乡的人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世称“高常侍”。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雄浑悲壮,洋溢着盛唐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思佳客·癸卯除夜》吴文英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隔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在除夕守岁之时,我作了这首《思佳客》的新词,用来送旧迎新。自己的双鬓又添上了白发,而仍旧羁旅在外。从前美好的遗踪已经难以寻觅,好多年的春节自己都不得返归故乡与家人共叙天伦。虽然是过年,但自己却无法添置新衣,所以索兴连旧衣也懒得换洗;又因为贫穷所以连酒也不能赊来借以独酌守岁。只好折来些梅枝,用赏花来度过这漫漫除夕。除夕夜尽,一元复始,在大年初一的清晨,我面对着那盏隔年孤灯;而外面处处高楼,飘荡着酒醉后人们的喧哗声。吴文英(约~),字君特,号梦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在南宋词坛,吴文英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在数量上除辛弃疾、张炎外鲜有人与之抗衡。其词作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有“词中李商隐”之称。清人周济对他的评价甚高,将其与辛弃疾、周邦彦、王沂孙并列为两宋词坛四大家之一。《除夜》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了,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文天祥,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年)进士,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年,是文天祥平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诗句平和,没有雕琢之语,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欲与家人欢饮屠苏酒过年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然恰恰是因亲情牵扯萌发出柔情的这一刹那,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丹心如铁、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