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最佳拍档,独霸一方,可惜被刺杀孙策

北京白癜风介绍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寻找百度AI写手计划#

三国历史中,吴国本来最早形成气候,并统一天下。但可惜由于领袖人物英年早逝,错失良机,却成了最后一个自立的国家。今天说的这个人就是吴国的奠基者,孙策。

孙策,字伯符,孙坚长子,以“伯”开头代表排行靠前,“符”古代多指带兵的兵符。赐孙策字的人是希望孙策以后能掌管兵权,成为大将军。孙策也确实按照这赐字的规划发展下去。

孙策的起步是有他的父亲孙坚做铺垫,所谓虎父无犬子。孙坚是一位难得的猛将,曾任佐军司马,先讨伐黄巾军,后出任长沙太守。在袁术麾下屡立战功,可惜在打败黄祖,追击的过程中,被乱箭射死。孙坚在外奋战的期间,孙策在家照顾母亲和弟弟们,年轻时就远近闻名,并结识了周瑜,成为挚友,堪称异姓兄弟。两兄弟又迎娶了姊妹花,就是美女大乔和小乔。孙坚死后,孙策携家人渡江移居江都(今属江苏省扬州市),开始了吴国霸业的征途。

大丈夫能屈能伸,步步为营

孙策初到江都时,凭借本人的威望就招募了数百人,由于没有立足之地背靠大势力,不容易后续发展。在公元年,便投奔袁术。讨回了孙坚所留下的一千多人的部下,靠着这些人成为袁术手下的一股力量。袁术此人心胸狭小,反复无常。先许给孙策做九江太守,由于惧怕孙策的才能,后改任陈纪。袁术以攻打徐州为借口,派孙策向庐江太守陆康要兵粮,陆康不给袁术面子,把孙策赶走。袁术很生气,许诺孙策如果把陆康打败,后封他为庐江太守。但孙策打败了陆康以后,袁术又食言了,任命其下属刘勋为庐江太守。孙策心里算是把袁术看明白了,便下定决心寻找时机,脱离袁术自立门户。正巧,这时扬州刺史刘繇和袁术争抢地盘,袁术手下的督军中郎将吴景带领这几个将领,连续打了几年都毫无建树。孙策主动向袁术请战,袁术也大松一口气,封孙策为折冲校尉并代理殄寇将军,孙策借此机会拿到了一些军需品和战马,双方各取所需。当孙策一路招兵买马,当到达历阳之时,部队已有六千多人。之后马不停蹄,渡过长江到转战浙江,先占领会稽、东冶,然后剿灭附近盗匪,将部队扩充到几万人。经过一系列征战后,坐拥会稽、丹阳、豫章、庐陵、吴郡等地,并占据扬州大部分。这时麾下谋士有张昭、张纮、秦松、陈端等人,皆为有能之人,成为一方势力。孙策就是这样先借袁术的势,一步一步扩大自己的领地,让曹操都不敢小窥。

借势而起,一统江东,独霸一方

公元年,袁术愚蠢称帝。孙策借此绝交。而此时曹操无暇南下,只能上表汉献帝封孙策为骑都尉,继承其父侯位,权代明汉将军。

公元年周瑜、鲁肃、太史慈这些吴国后期主要的人物都已汇聚到孙策身边。汉献帝又升孙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

公元年,袁术病逝,孙策清扫袁术残余势力,大败刘表的军队,缴获大量船只、财物,进一步巩固、发展势力。

公元年,孙策占领椒丘(江西新建县北),劝降豫章太守华歆,而此时曹操正与袁绍征战,孙策利用这种时机一统江东,至此霸业已成。而此时刘备还在逃亡,曹操还在苦战,算是三国中势力最早形成的一个国家。

据为《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推测,也是在这一年,孙策曾想秘密部署军队,想袭击许都,恭迎汉献帝,占得汉室名分,只可惜没有成功。要不然孙策也可以像曹操一样,挟天子令诸侯。如果成功的话,可能就没有魏国了。

孙策之死

关于孙策之死有两个版本:

一是《搜神记》中记录,孙策到达许昌,正碰上黄老道的道人于吉传道,声势浩大。孙策怕其影响到他的统治,把他杀害。每次自己独处,都感觉有人在身边,还能在镜子中看到于吉,后精神失常而死,被传是因为于吉下了诅咒。

二是《三国志》记载,吴郡太守许贡曾上表汉献帝,认为孙策狼子野心,坐拥一大势力,此后必为汉室大患。孙策知道后派人杀掉了许贡。而孙策在攻打曹操手下将领陈登时,到丹徒山独自外出打猎。被许贡曾经的三个门客埋伏刺杀,面颊受伤,感染不治而死。临死前嘱托周瑜辅助孙权,托孤弟弟孙权,让孙权守住一方基业。后孙权建立三国之中的吴国。

个人认为第二个记载更接近事实,毕竟一个。

孙策严于律己,治军严谨,相貌也十分俊美,作战更是勇往直前,声望颇高,有成为帝王潜质,再加上手下猛将、谋士众多,气候已成,拥有争霸天下的资本。只是可惜因为护卫不利,被刺身亡,真是非常可惜。郑板桥在《念奴娇·周瑜宅》中提到“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正可谓是

“帝王潜质,创若大基业。一时不慎,功未成身先死。毕生努力,留做他人嫁衣。若能重来,大丈夫必将鞭指天下,何来天下三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