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职业高中始终坚持“立足鄂南、面向市场、培养技工、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以“读书、学技、做人、成才”为培养目标,凝心聚力助才成长。
近年来,为青年教师迅速、稳定地成长,缩短新教师的成长周期,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积极作用,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积极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全校72位名优教师与位青年教师青蓝结对,共赴辽阔教育人生。
县教育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添翼强调:师徒结对是一种特别重要、具有别样生命力的学习方式,在这亲切温暖的互动中,徒弟可以收获成长,导师可以实现“再激发”,实现共生共长。他希望青年教师进“守正”之门,富于热情、充满兴趣地投身教育事业,体察导师对教育的情怀与用心,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多复盘、多反思、多修炼,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
“作为年轻的新教师,教学理念还有待更新、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教学经验有待丰富、业务知识有待拓宽……”。
从事学校语文教学不久的卢晓峰老师深有感触的说:“很荣幸我能成为黄光明老师的徒弟,黄老师是在教坛上默默耕耘了多年的老教师,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学校师徒结对活动的适时举行,犹如雪中送炭给了我们希望和信心,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卢晓峰老师制定了详细的青蓝结对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做到了每个星期邀请师傅来听一节课,课后主动找师傅交流,请师傅指出课堂中暴露出的不足,写下反思,梳理以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及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改善;每个星期观摩师傅的一节课,本着谦虚学习的心态,聆听师傅的课,课后和师傅交流自己的思考,多多提问,经常和师傅沟通,探讨在教育教学上的疑惑和想法。
同时,邀请师傅指点备课,每学期开设一节校内公开课,同步进行教育教学中的方法探究,在撰写案例和论文方面,经常向师傅请教,请师傅指点。通过两个学期师徒结对,拜师学艺活动,切实提高了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素质、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作为通过“青蓝工程”快速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教师,他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葆有谦卑之心,保持学习状态,多研究、多听课、多磨课,主动向师傅及老教师学习,并承诺一定会继续努力,不负学校的栽培和厚望。
通城县教育中心高三年级主任李娟: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开展“青蓝工程”是学校坚持开展的一项师资培训活动,实现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双向互动,一批批青年教师茁壮成长,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务实求真,成绩斐然。新一轮“青蓝工程”必将形成更加强有力的师资队伍,飞奔前行,创造新的辉煌!(聂天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