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李秀瑜
与国际接轨、具有湾区特色的“医院”建成啥模样?如何将BIM、物联网、云计算、AI、大数据等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安全领域?
记者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获悉,深圳大鹏新区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医院项目计划年竣工,可提供床位张。医院不仅将打造创新高端医疗与旅游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还将成为国内领跑海滩救援、应急救援的医疗项目。
医院项目(简称“医院项目”)位于葵涌街道葵新社区。医院依山眺海,利用波浪阳台、飘板等滨海建筑设计风格营造出山海建筑的特色,将医院变成一处融于山海之境的诗意所在。
医院设计打破传统设计思路,两栋高低错落的圆形塔楼悬浮于裙楼之上,形成高效集约的医疗综合体。项目中庭和整体布局充分考虑病房舒适性和景观性,创造居家式疗愈体验,或将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医疗服务目的地。
医院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记者看到,项目现场机器轰鸣,施工总承包单位上海宝冶、中建科工正在进行项目两个标段的地下室施工和桩基检测工作。项目将于年迎来主体结构封顶,整体工程计划年底竣工,建成后将提供床位张。
绿色、整洁,是医院施工现场给人最明显的感受。边坡芳草萋萋,材料堆场整洁有序,项目曾登上市住建局“亮剑行动”十佳红榜,被评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党建+生态”也是项目着力打造的特色党建品牌,“边建设,边保护”是市工务署和各参建单位的一致追求。
科技范,是医院项目的基因内核。依托市建筑工务署智慧工地建设标准,医院项目打造了“项目级驾驶舱”——智慧工地指挥中心。“驾驶舱”是一种指标分析系统,综合运用BIM、物联网、云计算、AI、大数据等技术,通过指标指数、雷达图、分布图、热力图等可视化手段,让“摸不着”的数据不但“看得清”,而且更形象,实现了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数据自动采集、智能分析和预警。
项目出入口的“一卡通+人脸”双识别仪器,是“项目驾驶舱”的信息触点之一。人员通过出入口时将被自动计入考勤并上传至云端,现场队伍班组、工种人数等数据在后台一目了然。不仅人员实名,出入口还安装了高清车牌识别管理系统,将车辆牌照号码、车型、进出场时间等信息录入后台,实现车辆实名,辅助实时监控作业车辆,把握施工进展,加强人员管控。
实时监测分析,是“项目驾驶舱”的核心,也是安全管理的制胜法宝。现场多台高清监控设备,为项目管理人员装上了“千里眼”,监控后台网络与“项目驾驶舱”相连,24小时可调整角度,监控现场施工过程不留死角,保障现场人员和财产安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