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之前就和大家探讨过,国家很多好的政策都绕着江西走,比如5G试点、自贸区等,导致大家戏称“环江西发展带”。为什么导致如此局面,因为江西没有打造出强省会的概念。
一个省份,既然地市的发展都不是非常突出,就更应该集合全省之力,把省会城市打造出圈。最好的例子就是成都,小编记得以前四川省的困境也是差不多,彼时大家都没啥存在感,但是自从四川发力推出成都之后,这几年整个四川省可谓是蒸蒸日上,南昌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省会城市发展起来了,江西也能跟着好起来。
江西省的地市太多了,有11个地市。地市和地市之间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面积相差也很大。有的城市面积大,比如赣州市,一个市就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3.6%。但是新余的面积只有多平方公里,是江西省面积最小的,和赣州比起来天差地别。就算是省会南昌,面积也不算很大。
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城市面积有关系吗?肯定是有的。
南昌作为省会城市,说他的市辖面积比赣州少了4/5不夸张吧,第一步就应该是增加南昌市市辖面积。这一步,其实南昌已经在做了。
其中,最好最快的调整手段,就是撤县划区。
早前,南昌撤销新建县,设立新建区;撤销湾里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新建区;又新设立红谷滩区。经过这几轮的调整,南昌市域面积也从中部6省省会城市倒数第1跃升至第2位。
除了行政区域进行扩大,城市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及其人口政策的吸引力。这一点从近年来南昌市发布的人才引进政策也能看出端倪。
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南昌常住人口.6万,排名第5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足80%。
转头看看隔壁的武汉市,早就实现了全部撤县划区,如果不是年疫情的影响,武汉的发展还能冲一冲,但话又说回来,现在武汉的元气也算基本恢复了。
南昌目前还是三县六区的格局,但是这其中有个南昌县,是一匹黑马。南昌县作为全国百强县,它的发展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现在,南昌县的实力已经符合国家有关条件和标准,加快推动南昌县撤县设区已经成为共识,南昌县如果“撤县划区”之后可以取名叫什么呢?有网友建议:不如就叫豫章区,“豫章”二字取自南昌的历史,倒也合情合理。
而也有网友表示,南昌未来的城市发展应向南发展,从地理位置上看,高安、丰城等地距离南昌很近,把高安市、丰城市、奉新县并入归南昌市管理,进一步扩大南昌的辖区面积和人口城镇化进程。
南昌的动作已经很明显了,所以说,大南昌可能真的要来了。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