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新城岑巩

北京治湿疹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岑巩县城区

“秋天丰收喜洋洋,贫困农户住新房;阳河畔建新城,如今城乡变了样。”走进岑巩,无论是城市或是乡村,随时都会听到这样动听的山歌,这都缘于岑巩县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脱贫攻坚中实施农村住房保障带来的可喜变化,是全县干部群众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岑巩精神”,用“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具体体现。   产城共融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大坪社区

近年来,围绕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战略,利用城郊无耕地、无搬迁、无林地“三无”土地建成了岑巩经济开发区,总面积30.23平方公里,实施了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个,总投资95.49亿元,建成了主干道、标准厂房、自来水厂、县职业中学、县第四中学、第四小学、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加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经济开发区功能。近年来,先后引进规模以上企业24户,今年上半年,全县2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2.05亿元,同比增长4.6%;完成增加值3.07亿元,按不变价同比增长3%;完成工业增值税万元,同比增长6.3%;完成工业用电量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7.9%;实现创汇万美元,同比增长.95%;解决就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通过“产城互动”催生了城乡经济共振,带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全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搬迁劳动力县内就业人,自主创业人。实现了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就业”的工作目标。为解决移民就地就近就业问题,目前协调名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到园区企业就业,名到全县14个扶贫车间就业。年全县新增常住人口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   “品质棚改”提升城市颜值   今年来,岑巩县争取项目资金1.5亿元,实施了思旸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有了棚户区改革项目,既解决了市民的居住问题,又加强思州古城修复。”思州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启海高兴地说。为抓好中央棚户区改造建设机遇,年以来,岑巩县住建局切实做好棚户区改造建设工作,实施了年城市棚户区改造(二期)项目,项目投资1.41亿元,签订了年城市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存量项目协议户,对思旸镇安置点小河坝、新街坝集中安置项目地勘、初步设计、施工及监理招投标工作,已全部完成该地块基础,完成土石方工程约70%,完成建筑面积.74㎡,“棚改”项目让旧房变成新房,改出旧老小区一片新天地。   搬出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儿子和儿媳通过劳务输出到建德市务工,每个月有多元的收入。移民搬迁政策好,来到这里什么都方便,年轻人负责找钱,我们负责送孙子读书,搬出来,真的是两个世界。”宋绍付满怀信心。

大榕安置点

“十三五”期间,岑巩县住建局规划建设搬迁安置点4个,分别为亚坝安置点、大坪安置点、水尾安置点和城区大榕凉塘安置点,年度易地扶贫搬迁房源是通过购买县住建局实施的保障性住房进行安置;年度除通过购买部分亚坝生态移民房、大坪保障性住房进行安置外,新建了亚坝、大坪、水尾三个安置点,其中:亚坝安置点新建3幢楼套,大坪安置点新建8幢楼套,水尾安置点新建4幢楼套;年度城区大榕凉塘安置点新建31栋套,上级下达岑巩县易地移民搬迁任务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跨区域搬迁任务人,全县共完成搬迁户人,超目标任务61人。其中完成县内搬迁完成户人,跨区域搬迁完成75户人。   固本强根基夯实基础发展添后劲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布局,大力实施小康房、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寨、小康讯等项目,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道路交通、农业水利、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岑巩经济开发区

在小康房方面,“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户,其中同步实施“三改”户。小康路方面,—年共实施“组组通”条.52公里,沟通个村民组,直接受益群众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农村“组组通”公路全部建成通车;同时为了解决部分30户以下自然村寨未通水泥硬化路问题,还实施了条扶贫公路.2公里,彻底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全县通车里程达.5公里,路网密度达.8公里/百平方公里,建制村通畅率%。小康水方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项目个;小康电方面,实施“广电云”户户用工程建设,新建成大有、羊桥、天马、思旸、水尾,注溪,凯本7个乡镇广电云综合服务站,安装用户3.51万户;十三五期间,完成投资1.22亿元,实施了千米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更换电表2.83万只,综合供电可靠率99.83%。小康寨方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建立县乡村三级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改造农村户用厕所个,实施串户路条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2万盏,稳步推进“雪亮工程”个点的工程进度。小康讯方面,全县建成基站个,行政村宽带、4G网络实现和30户以上自然村寨通讯网络全覆盖。   特色小城镇引领推动乡村振兴   为全面落实省政府对小城镇的发展要求,按照“小而精、小而富、小而美、小而特”的要求,重点抓好龙田、水尾小城镇“8+X”项目建设。水尾示范小城镇已实施完成8+X项目共28个,分别为路网建设、标准卫生院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市民广场、保障性安居工程、体育场、产业区、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土地整治项目、公立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寄宿制学校、镇区供水设施、乡村旅舍等项目建设。龙田示范小城镇已实施完成8+X项目共22个,其中:敬老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停车场、土地整治项目、镇区环境整治工程已完成,路网、广场、公园、污水处理设施正在建设中。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特色小城镇充满活力,助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整体搬迁建新村跨越发展换新颜

周坪村注溪镇周坪村是黔东南州美丽乡村示范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采取项目扶持、群众自筹等多种形式,投入各类建设资金余万元,对条件恶劣的岩湾、棒坳和大竹山3个自然组80户位村民整体般迁,对坪屯新区周边53户农村房屋进行加固改造,建成了休闲广场、幼儿园、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并建成了全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核心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在思阳镇磨寨村半坡组共有49户人,坐落于狮子坡公路旁半山腰,是县挂牌地质灾害隐患点,通过宣传、落实政策,半坡组49户人全部安置到狮子坡,群众都住上了新楼房。通过项目带动,在农村建成健身广场余个,农家书屋个,组建民间文艺队余支余人。通过政府引导、村民组织,制定出台了接地气的《村规民约》,对群众不良陋习进行约束,对农村环境卫生、道路交通进行管理,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通过实施移民搬迁,一座座新村应运而生,在凯本镇建成了风情小镇、注溪镇周坪村建成了桐子湾和坪屯新村、大有镇建成移民街……移民新村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火车头”,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   “产业革命”解锁乡村致富密码

客楼林下黄精

为促进农户增收,岑巩县扎实推进“产业革命”,全县亩以上坝区51个,培育、引进经营主体个,土地流转面积4.73万亩,全力打造“稻+N”、“烟+N”万亩产业示范带,今年完成杂稻制种面积3.2万亩、种植蔬菜5.36万亩、辣椒2.5万亩、烤烟1.8万亩、桑蚕0.71万亩、牧草1.35万亩。同时,统筹推进20万头生猪、40万只湖羊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发展林药种植1.82万亩,林鸡69.46万羽,林蜂1.41万箱,林菌万棒,建成林下种养殖示范基地“百亩”个、“千亩”6个,林下经济覆盖农户户,其中贫困户户。百花齐放的农村“产业革命”,为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岑巩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万再祥

通讯员夏志然

编辑舒丝丝

编审吴实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