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人民医院院长王永召情怀为先打造全国

顶端新闻·大河健康报记者吴文可

正所谓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年1月,经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医院成为河南省首批、许昌市医院。近年来,该院还先后收获了“医院”“医院”“全国巾帼文明岗”“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医院”等荣誉。

但医院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医院的“掌舵者”——该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永召告诉记者,医院的第四个“五年计划”中提出,要打造全国县级名院。

上下互联县、乡、村医疗机构成一家人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是国家县域医改的方向。襄城县作为全国家、河南省28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之一,年9月4日,医院牵头成立襄城县医疗健康集团,率先开启了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探索之路。

襄城县医疗健康集团成立以后,在保持成员单位机构名称、性质、编制、法人资格、职责任务、政府投入、优惠政策“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行政、人员、财务、业务、信息、绩效、药械“七统一”管理,初步实现了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纵横联动、管理同质化。

“乡活”“村稳”是医共体建设的目标之一。王永召表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要求,县、乡、村医疗机构要真正成为一家人,县级医疗机构要真正沉下心来,帮助基层提升医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县域服务能力。

在乡一级,医院通过学术讲座、坐诊查房、“院科帮扶”、“名医回乡”、科室共建等“传、帮、带”方式,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截至年年底,襄城县医疗健康集团共下派专业技术人员人次,进行业务指导人次,免费培训乡镇卫生院医生54人。“我们通过同质化管理,把自己的管理模式‘复制’到了乡镇卫生院,同时扶持每个乡镇卫生院一到二个专科形成特色,还对每个乡镇卫生院的急救能力进行重点帮扶。”王永召说。

在村一级,医院重点提升村卫生室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以及慢病管理、健康教育水平,通过“一村一医”医师包村活动,下派医务人员进行驻村诊疗,为村卫生室购置全自动血压计、血糖仪、健康体检机、心电采集盒、计算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一步兜牢卫生健康村级网底。目前,该县常住人口人以上的行政村全部拥有了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合格村医。

王永召告诉记者,通过襄城县医疗健康集团医共体平台的建设,襄城县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年,襄城县县外住院患者同比减少人次,同比降低22%;县内住院就诊率提高1.57%,达到80.78%。

情怀为先医院

采访过程中,王永召提到最多的词是“情怀”。他说:“医院在一医院,作为一个医院的管理者,真的要有情怀,如果没有情怀,医院的,苦的是全县的老百姓。”在王永召的带领下,医院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服务更加便民、如何让老百姓更加受益。

除了为区域内参保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免费提供药物,减轻其就医负担,如何方便老百姓好买药、买好药,也是医院努力的方向。王永召介绍,医院为此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只要是基本药物和医保甲类药物、国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物和国家集采药物,如果临床有需求,均可以不经药事委员会审批,医生申请后经药剂科的主管审批,即可采购进院。对于慢性病患者所需的慢性病药物,医院十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