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治疗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9月1日上午9时许,在济南市商河县第二实验中学,百余名新生身着军训服装整齐列队。蓝天白云下,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格外鲜艳,商河县年教育强县建设项目集中落成暨集中开学仪式成功举办。
据了解,年以来,商河县实施“教育强县”战略,累计投资36.5亿元,新建16所学校,正陆续投入使用。
商河县作为省会济南的北大门,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资源丰富,是全国个“千年古县”之一。时光荏苒,如今的商河向南承接新旧动能转换,向北担当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借助济南“北起”之势,全力打造“省会绿色生态和幸福民生新样板”。在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路上,商河县委县政府将教育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在各级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在整合教育资源、保障教育投入、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奏响了“小财政办大教育”的时代强音,抒写了发展教育、推进社会进步的华丽篇章。
党政重视解难题宏观谋划谱新篇
“城区挤、镇街散、农村弱”是商河教育多年以来面临的一道棘手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年,商河举全县之力实施“教育强县”战略,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商河县教育强县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按照“学前普惠、小学集中、初中进城、高中提升、开放办学”的工作思路,实施了“布局调整、队伍建设、改革创新、质量提升”四大工程。商河县委书记翟军和县长袁长奎亲自动员、部署、督查。商河县人大、县政协多次开展专题调研,为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献计献策。全县上下形成了“党委统揽、政府负责、教育牵头、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强有力的教育强县推进机制。一个汇聚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心声的教育发展热潮在商河大地涌动,全力推进教育强县,实现教育跨越发展的序幕迅速拉开。
多元投入抓项目教育布局日臻完善
教育发展,经费投入是保障。据悉,商河县委县政府建立起以政府财政、企业和社会投资的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投入保障。投资36.5亿元新建16个教育项目,投资规模之大、覆盖范围之广创造商河历史之最。
学前普惠。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先后投资万元新建白桥、贾庄等4所镇区公办园,新建县第四实验幼儿园、第五实验幼儿园;集中整治11所小区配套园,其中8所改办为公办园、3所降费为普惠性民办园;将19所撤并小学改建为公办园。全县由年的60所公办园发展至所,形成了“布局合理、优质普惠、特色发展”的学前教育体系,为义务教育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集中、初中进城。27所农村小学全部撤并集中至各镇政府镇驻地;8个乡镇10所中学全部集中进城。投资2.7亿元新建县第三实验小学、第四实验小学、第五实验小学;投资5.27亿元新建县第二实验中学、文昌实验学校南校区,名农村初中生进城就读,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
高中提升。在原有商河一中、二中、三中的基础上,先后投资1.4亿元实施县一中餐厅、宿舍扩建项目,县职业中专实训基地扩建项目;投资2.97亿元建设弘德中学高中校区,设计规模60个班,可容纳名学生。建成后全县高中达4所,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为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开放办学。引进商河首所本科院校“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总投资15亿元,9月份名学生来校就读。引进新华教育集团,一期投资10亿元,打造辐射周边的职业教育产业园。采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三联合”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商河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到年,商河县将实现1所大学、1所技师学院、4所高中、9所初中、31所小学、1所职业中专、1所特殊教育学校、所公办幼儿园的整体布局。
如今,一幢幢学校高楼拔地而起,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商河大地,熠熠生辉,成为全县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全县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
整合资源强保障教育环境整体提升
为解决学生上下学出行问题,投资万元购置30辆新校车,加大校车财政补贴力度,学生乘车费用减免一半,有效满足学生乘车需求。
为解决学生就餐问题,采用食堂+配餐模式,确保学生既吃得饱又吃得好,切实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为赢得家长和学生的理解,进行了全面广泛的宣传发动,实现了家长政策知晓率%、赞同率%,为教育强县整体推进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按照“区域统筹、师随生走、人岗相适、竞争择优、公开公正”的原则,顺利完成师资调配,安排名教师转岗至幼儿园,通过人才回调、公费师范生聘用、事业编制教师招聘等多种途径补充教师人,保证了布局调整后的师资力量。
完善机制搭平台教育活力大大增强
强师兴教,以人为本。硬件条件具备后,商河县着力构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甘于奉献、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树立争做名师、争创名校、铸就名牌的发展理念,聚焦引才、用才、育才等关键环节,多方面提升教师能力素质。
构建良好竞争机制。实行公开竞聘上岗,成功聘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校长、园长。开展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形成人人比干劲、比实绩、比贡献的良好局面。
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面对面”培训工作,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国家及省市骨干教师培训,三年来参加培训教师人数达人次。
构建教师成长平台。实施商河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积极开展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使全体教师都拥有一个展现才华、磨练提升的舞台。
改革创新提成效教育发展呈现新气象
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破解了一系列事关教育长远发展的重大难题,商河教育加快发展的思路愈发清晰,改革创新的活力更加强劲,尊师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
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扩大。新增城区中小学学位0个、幼儿学位个,为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奠定扎实基础;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投入使用,实现了高等教育零的突破。
学校特色品牌更加响亮。坚持“一校一特色”,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如孙集小学的足球项目,怀仁小学的非遗进校园,韩庙小学的鼓子秧歌等都获得一致好评。
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升。高考一本上线连续三年突破“千人”大关,高中办学质量保持在全市上游位次。中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过建档线人数连续两年提高。学前教育短板加速补齐,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提高。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胡沥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