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区打造经开九纵六横,工业一区重新

北京皮肤病医院咨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10403/8811221.html

年新建区工作安排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聚焦“彰显省会担当,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践行“五个持续发力”,打造“现代产业新城新区”。

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4.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6%左右;实际利用内资增长16%左右。

全力推进城区品质大改善

一是规划巧心布局。

积极对接南昌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多规合一”的系统性规划体系。重点抓好望城片区南部、新丰新城、望城新区国道以南片区重点项目、重点道路的对接;完善乌沙河、枫生高速等沿线区域景观布局,弱化区域边界差异,实现与红谷滩新区互联互通、全面融合。启动工业一区“退二进三”规划编制,加大商业网点及居住功能配套。打通长堎城区、望城镇、望城新区交通脉络,增强互通能力,实现人口便捷输导,形成一体化城市格局。

二是建设匠心雕刻。

加快完善中心城区“六纵六横”道路交通体系,完成欣悦湖片区路网建设,全面推进新建大道东延、长富大道西延和“新建城”片区、马兰圩片区路网规划建设,推动完善望北大道、江中路、创客东路、文化中心周边、温泉大道等城市内部交通体系。加快完善新建经开区“九纵六横”路网框架,推进梦山大道、兴业西大道、明志大街、抚州大街(新建段)、石埠大道、宁王路、上饶大街、敏学路等开发区“西拓南接”路网建设;谋划打通望城组团与开发区组团除国道以外的第二条通道,畅通开发区与九龙湖新城的交通路网,激发园区活力。

三是功能精心优化。

深入推进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抓好城区交通、人居环境、城市功能提升。城区交通力求疏畅,加大长麦路、红湾大道、前湖高架等重要道路节点景观打造;加快建设立新路与新建大道、长麦路与子实路2个交叉路口人行过街天桥;实施道路护栏、路灯等市政设施提档升级;整合各类标识牌、指示牌,实行多杆合一。人居环境力求舒朗,加快推进10个老旧小区微改造,12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利用边角地带或闲置地块规划建设“口袋公园”“邮票绿地”;建设垃圾中转站、电动车充电桩等基础配套;新建或改造城区公厕12座,新增城区公共停车泊位个;完善枫生高速、西外环、祥云大道、前湖高架(新建段)沿线区域景观布局;完成马兰圩湿地公园建设;做美城市风景线,精心做好迎宾桥、长麦桥、红湾公路等重点路段的街景设计施工。城市配套力求完善,擦亮“城市家具”,提升城市涵养;加快低洼地带改造,更新污水管网,解决“城市看海”困扰;强化居民用气保障,力争实现城区燃气全覆盖;加快推进电梯安全物联网建设,提高电梯应急处置能力;启动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建设,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确保全区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打造2个示范性服务小区,规范物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建成6个社区邻里中心,加速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全力推进民生福祉大增进。

一是民生保障托底线。

加快省庄花园、梦庐花园、临空花园等安置房建设,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二是优化供给增福祉。

启动欣悦湖学校、望城新区中学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区二中初中部等项目推进;(近日,新建区教体局对“关于望城新区中学改扩建时间的咨询”进行了回复。区政府研究决定投资约万元对望城新区中学进行改扩建,将望城新区中学改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前期望城新区整体控制性详规在调整中,项目用地必须等控规调整到位才能实施,因此项目前期工作时间较长,目前项目用地已落实到位,整体规划方案初稿已完成,即将报相关单位部门审批,预计今年暑假开工建设。)全面完成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扎实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大力实施学前教育集团化、城乡义务教育联盟发展,提升教学水平。医院建设,医院改扩建工程;落实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降低常用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简化医保异地就医结算,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全方位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强化文体服务供给,加速建成欣悦湖片区“三馆一中心”,完成欣悦湖体育场项目建设,启动新建城体育场建设,全面建成乌沙河、体育巷等12个社会足球场地;建成1个城市书房和21个智能微图书馆;继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系列综合性文体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工业提质

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做好铸链、补链、延链、强链文章,制定完善和落实各类工业发展政策,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6家。

做强主导产业,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机电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力争三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

做大特色产业,着力打造轨道交通产业园、云创港物联网产业园、科创产业新城大数据产业园等三大特色产业园。

做旺数字经济,依托中至科技、国际AR/VR科教产业创新城等平台,打造数字文化、AR/VR、电子信息等产业园,助推实体经济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服务业提效

促进消费升级,加强重点商圈规划建设,加快引进消费品牌入驻,推动我区商贸服务迈向中高端,力争全年新增限上贸易企业37户以上;

以大型综合体为核心,持续做大商圈体量。繁荣电子商务,持续做好电商示范创建工作,加速传统产业触网升级、优质电商企业积极引进,力争新增电商企业8户以上。

持续跟进金达莱环保、中至数据上市进程,助推更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壮大旅游产业,引导铜源峡等景区创A升级,提升景区品质;

以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开园为契机,整合资源、连片开发,做旺做热汪山土库、象山森林公园等周边景区。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大攻坚

绘好“路线图”。围绕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机电装备制造等战略主导产业,现代商贸物流、金融、AR/VR、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绿色休闲观光、特色种养殖等现代农业,着力引进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大型企业和优质项目,借助韩国LG、德国SAP等世界强企业优势,打造全产业链体系,力争洽谈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5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6个,2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

设好“导航仪”。推行全员招商,成立“1+6+20”的组织机构,积极参与江西省与跨国公司(上海)合作交流会、世界VR产业大会、赣台会、南昌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招商活动,深挖客商资源。

当好“服务员”。制定跟踪服务机制,成立专班,全面落实重大项目优先审批、用地优先供给、资金优先统筹等机制,全要素全周期为项目建设提供服务保障。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大提速

一是全力以赴谋项目。

牢牢把握“十四五”规划的重要节点,抢抓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三农及民生领域投资、政府债券发行扩容政策的有利契机,科学谋划储备一批高端、高质、高效的重大项目,不断补足全区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各类短板。

二是科学有效管项目。

进一步完善重大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进入门槛设置更加细致、科学、严格的标准,提前做好项目的储备和培育,确保好项目、大项目、优项目及时研究、及时录入、及时更新。

三是不遗余力推项目。

继续采取大兵团作战、小分队出击、单兵种突破的作战方式,重点实施个重点推进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亿元以上,力争达到亿元以上。

进一步加大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力争消化批而未用土地亩;加快推进中国联塑南昌生产基地、鑫润物流园、汪氏药业生产基地、林恩茶现代城市工厂等项目建设;加速完成维科产业园(一期)、南昌望城商业国际生活中心等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

年新建区大事纪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增幅全市排名第三,同比前移1位;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81.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3%,全市排名第一。首次跻身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百强区”,荣登人民日报“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连续三年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称号,位列“江西十强县(市、区)”。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

投资5.4亿元的红湾公路、长富大道、兴国路等“六改”项目和子实路西延工程全面完成,城区主干道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

前湖快速路(昌西大道至昌九快速路段)、昌西大道(前湖大道至祥云大道段)建成通车,城区道路对外贯通互连有效提升;

深入推进“围墙革命”,实施立新路和凤凰山社区及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全面推进“三拆三清”工作。

民生事业蓬勃发展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民生投入78.2亿元,同比增长20.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元、元,分别增长8.7%、9.5%。

工业奋力走高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工业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23.3%。

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机电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聚集发展,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占全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8.6%;

食品医药、文化创意、节能环保三大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占全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9.2%。

盘活9.9万㎡闲置厂房,成功置入威尔信电气设备生产基地、特斯拉销售及服务中心等10余家优质企业。

长堎工业园区成功获批更名为“江西新建经济开发区”,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加快工业发展加速工业崛起先进单位”称号。

三产活力增强

新建中心、首创奥特莱斯、新城吾悦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日益繁荣,花果山智慧农贸市场竣工并投入使用。

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亿元,新增市级电商示范企业5家,增幅38.4%,总数达18家。

服务外包快速增长,完成业务总额万美元,同比增长38.5%。

备受世人瞩目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即将精彩呈现;

成功举办首届国际观鸟周、第二届溪霞田园喜乐汇暨农民丰收节等旅游活动20余场;

倾力打造“一镇九村·十里十景”美丽示范风景线。

农业稳步提升

全面完成9.8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溪霞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溪霞风景旅游公司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象山镇河林村“砂口港”品牌荣获江西省首枚集体商标。

昌邑锦恒、联圩蓝筹颐荷园等田园综合体快速发展,促成“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有效衔接;

全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农产品销售收入达到98.25亿元。

五星圩12公里除险加固、重点易涝区治理、新培圩除险加固整治等水利工程加速推进。

高标准规划

先后完成海绵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布点、综合交通体系等专项规划。

启动全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长堎西区、望城地区等地控规编制。

重点推进马兰圩、新建城、文化中心、市政公用城等4个地块路网规划,基本形成了“六纵六横”城市道路框架。

招大引强成果丰硕

全年签约重大招商项目42个,签约项目总投资.6亿元。

积极参加赣港会、赣深会、江西省与跨国公司(上海)合作交流会、年第二届世界VR产业大会等重大招商推介会,成功引进投资40亿元的维科LG电池合资项目,投资20亿元的南昌望城商业国际生活中心,投资10亿元的国盛证券总部项目,以及引进全球最大的企业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德国SAP公司,在新建区设立中国(中部)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项目推进成效显著

深入实施“大干项目年、攻坚一百天”专项行动,构建“1+10+N+1+2”的攻坚体系。

全区90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5亿元。

投资50亿元的乾照光电南昌基地一期项目月产蓝绿芯片60万片,实现规模化量产;

24万平方米的工控云创港(一期)标准厂房交付使用;

3万平方米的省内最大生态园林式餐饮酒店——绿滋肴·云境生态园正式营业。

消化批而未用土地5亩,消化面积位居全市首位。

提前完成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项目征迁及周边环境整治;

望北大道、省庄花园等项目快速推进。

备注:以上内容为新建区报告摘要,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