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前世今生北京何以成为北京

追溯北京中轴线何以产生,又如何变迁,其实也是为“北京何以成为北京”这个问题寻找答案。

北京南北中轴线铜牌。图|图虫创意

朱祖希清晰记得初见北京城的情形。年,朱祖希以第一志愿考取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他告别故乡浙江,乘坐汽车、火车,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到了前门火车站,高大的正阳门城楼蓦然出现在眼前,让他震动。

从南端的永定门、正阳门,穿过古都北京的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再向北至钟鼓楼,就是全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60多年后,作为历史地理研究专家的朱祖希,开始在各种大大小小的论坛和讲座上讲北京中轴线是怎样产生的。

即便是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也不一定能说清楚北京中轴线是什么,以及它承载着怎样的历史。

在北京城,最能够清晰感知到中轴线存在的地方,一定是在老城的高处。站在景山公园的万春亭,能够看到紫禁城的核心建筑沿着中轴线依次位列,两边的建筑按中轴对称。登上鼓楼的69级台阶,在二楼向南远眺,能看见遥相呼应的景山万春亭,也能明明白白看到一条轴线位于北京城的中央,青砖灰瓦的建筑错落在中轴线的两边。

自梁思成在上个世纪40年代提出北京中轴线的概念以来,中国学者就开始探寻北京中轴线的起源和演进。追溯北京中轴线何以产生,又如何变迁,其实也是为“北京何以成为北京”这个问题寻找答案。

张馨予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本文转载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