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石家庄人注意未来,你住的房子

最新!石家庄发布重磅消息!事关未来你住的房子……

↓↓↓

近日,《石家庄市建筑风貌控制管理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印发。

《导则》分7大部分,共47条,适用于住宅、一般商业办公建筑等城市背景建筑的控制与引导。

《导则》围绕天际线与建筑高度控制、街道空间与建筑界面控制、建筑色彩控制、建筑单体控制、楼前环境控制等5方面提出具体管控措施。

《导则》内容适用于石家庄市主城区内四区、高新区、鹿泉、栾城、藁城,其他县(市、区)可参照执行。西部山前、正定新区等已有明确建筑风貌管控要求的特殊区域按其管控要求控制。

△石家庄广安大街附近的城市天际线

住宅建筑高度不超80米

在天际线与建筑高度控制方面,《导则》明确,严格控制城市大型开敞空间周边、城市主要道路和快速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的城市天际线。

城市大型开敞空间周边应遵循“近低远高、近疏远密、层次丰富”的设计原则。开敞空间边界外围40米范围内,建筑高度不宜超24米,40~米范围内,建筑高度不宜超54米。

沿城市主要道路和城市快速路的高层建筑,连续等高一般不超过3栋,高差宜不小于较高建筑的1/5,并体现韵律感。

住宅建筑除历史遗留项目外,建筑高度不得超80米。

杜绝出现“大板楼”及过细、过薄的建筑

在街道空间与建筑界面控制部分,《导则》提出,严格控制建筑面宽,沿城市主要道路禁止出现超大面宽、视觉封闭的“大板楼”。

《导则》对住宅建筑和临城市主要道路的高层公共建筑的面宽都提出了明确的控制标准。

此外,还提出严格控制沿街住宅建筑的高厚比,沿南北向主要道路的高层住宅建筑,应避免出现过细、过薄、比例失调的建筑形态。

城市建筑色彩主体色为米白、暖灰、浅驼

对于建筑色彩,《导则》明确,应遵循“低彩度、高明度”或“高彩度、低明度”的原则。城市建筑主体色为米白、暖灰、浅驼,辅助色为深灰、深咖、砖红。主体色宜占70~80%,辅助色宜占20~30%,点缀色比例宜小于5%。

同一街坊内,当住宅楼栋数>6栋时,沿城市主要道路的建筑色彩宜与内部建筑有所区分,可在色彩协调的基础上按照“外浅内深、整体协调”的原则进行调整。

一般性建筑禁止大面积使用高饱和度的原色(如红、橙、绿、蓝等),确需使用时,应选用具有高品质感与表现力的外装材料。

多层住宅建筑避免“穿衣戴帽”

《导则》还对建筑单体进行了控制。新建建筑以现代简洁风格为主,不应采用古典欧式建筑、仿古建筑,避免过多建筑符号的堆砌和繁琐的立面装饰。

进出市口、城市主要道路交叉口或转折处重点对景区域应强化建筑标志性;位于城市大量商业办公建筑集中区域及缺乏公共建筑风格的大面积居住区内的新建临街高层住宅,立面应公建化处理;城市快速路两侧的居住建筑,造型应简洁、规整。

高层住宅应结合建筑风格重点进行顶部和头部设计,并与建筑主体有机衔接。外立面采用顶部收分处理的,收分层次不宜少于两个,鼓励结合顶部户型平面变化进行收分处理;采用公建化处理的,可采取其他方式优化顶部设计。

多层住宅建筑应采用坡屋顶、收分、收颈等形式优化顶部设计。采用坡屋顶形式的,坡度比例应与整体建筑相协调,避免脱离建筑主体的“穿衣戴帽”。与建筑主体不联通、不具备使用功能的坡屋顶,不计入建筑面积。

在此基础上,《导则》指出,禁止手法单调、简单低劣的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应注重细部处理,通过对建筑檐口、线脚、窗套等构件的重点设计,及墙面分格、材料交接的精细化设计,体现精致感和工匠精神。禁止使用普通涂料等低品质装修材料。鼓励使用具有品质感的干挂幕墙体系。

沿城市主要道路的建筑楼前不设停车位

对于楼前环境控制,《导则》特别提出,沿城市主要道路建筑的楼前区域不得设置停车位。沿城市主要道路商业建筑前的广场宜设置雕塑、小品、休闲座椅等设施。

一般性办公、商业等公共建筑不应设置围墙,居住建筑宜采用通透式围墙,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采用绿化分隔等方式。

《导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年7月16日印发的《石家庄市建筑风貌控制管理技术导则(试行)》同时作废。

转发、扩散,

让身边更多人看到!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刘洁

编辑:杜璐宁

责编:王亚伟

监制:陈泽惠

更多热文

扩散周知!3月16日起,不再查验!河北将建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投资1.65亿、总面积1.98万平方米!位置公布!一知名男歌手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曾因一首歌大火!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