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4日,由中国建设银行创立的建行大学发起的“金智惠民—乡村振兴”万名学子暑期下乡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以乡村振兴为使命、以金智惠民为主题、以万名高校学子为主体,面向在校大学生招募暑期下乡实践队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暑期实践。
中国建设银行(简称建行)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服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实践中,把金融资源和金融人才引向乡村,把金融服务与专业技术送到广大农村地区。“金智惠民—乡村振兴”万名学子暑期下乡实践活动就是建行推进产教融合、赋能社会的又一创新尝试,是共建金融教育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探索新金融新路径的具体举措。
自“金智惠民—乡村振兴”万名学子暑期下乡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建行人带领个小分队名学子进入全国个村庄,走访农户户,提出乡村振兴“金点子”个,撰写调研报告份。学生们有的在“村口银行”当行长送服务,有的到田间地头作知识宣讲,有的到农田林间帮助老乡摘果插秧,有的到贫困户家中慰问帮扶,还有的与基层党支部结对子助力脱贫……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万名学子倾听乡亲们的需求、倾听创业者的心声,传播金融知识、送去金融服务、参与公益活动,用青春的激情描绘了一幅建行助推乡村振兴的画卷。
将金融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
建行大学组织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渔业、水利等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公益活动志愿者,送专业技术下乡,为农民提供专门培训与技术指导。出发前,建行大学对队员进行了“金智惠民”培训,内容涵盖银行基础知识、金融扶贫与金融普及等相关知识,使青年学子们下乡后能将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和农民身边。
此外,青年学子们还多了一重身份——“村口银行”行长。建行大学组织队员担任家乡所在地建行“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的推广大使,让他们挂职“村口银行”行长。以“裕农通”为纽带,使金融服务拓展至乡镇,延伸到村口,让乡亲们享受到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裕农通”是建行探索推出的“村口银行”模式,主要吸纳退伍军人、乡村致富能手等成为“裕农通”业主,同时叠加生活缴费、社保医疗、社区服务和农业生产等场景服务。建行借助“裕农通”平台把普惠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年7月底,建行在全国已迅速建立起23.7万个“裕农通”服务点,服务农户超过万户,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触达能力。
队员在建行大学讲师的带领下,深入乡村为农户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金融知识普及和实用知识培训,利用知识技能赋能金融产品,通过融入农民生活,使金融服务精准直达千万个农村家庭。当前,“青年学子金融农户”已成为建行助力乡村振兴、以金融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为乡村培养专业金融人才
鼓励青年学子从校园走向田野,到乡村这一生动的课堂中去历练,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年人的智慧和力量,是建行启动实践活动的初衷。建行董事长田国立认为,下乡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青年学子们内心的正能量,加深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
在“村口银行”挂职、在县域网点跟岗、在稻田插秧、到蔬菜大棚瓜果基地传授种植技术、参观革命博物馆重走长征路……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对乡村振兴和金融知识的理解更立体了。
下乡实践也给广大青年人为家乡特色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提供了机会。部分实践队员在家乡所在地的建行县域分支行进行跟岗实习,亲身体验商业银行基层工作,在向农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过程中更广泛、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地学习金融知识。
下乡实践活动为青年学子们提供了创想的土壤。在距湖南省株洲市多公里的炎陵县,份问卷是学生们向村干部、村民、企业主调研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承载着他们助力乡村振兴的拳拳之心;在重庆,学生们化身为农产品代言人,自发制作了一批宣传海报——“河图板栗,图个吉栗”“好山好水好风光,诗橙奉节有远方”……质朴、生动的宣传语,彰显了“乡村+大学生”组合的意趣;走入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尚明甸村的10名学生,助推“劳动者港湾”试点项目入村,让“港湾”来到农民身旁,入驻乡亲们心上……
在建行大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