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时分,关中鄂县的山林一片寂静,只有淙淙的山泉为群山唱着催眠曲。忽地一声呐喊,从密林深处奔出一支人马,数十支火把映红林中的开阔地。这是打猎的好汉在围捕一头咆哮一的黑熊。“看箭!”说时迟,那时快,一位汉子拉满弓,箭头嗖的一声向黑熊飞去。“中了!中了!”“好箭法!好箭法!”可是那黑熊并未应声倒地,而是带着箭吼叫着窜进林子里。五,六个汉子跟着,手持长矛三刃尖刀纵绳之类,非要把这不驯服的家伙擒住不成。
这放箭的后生,身着猎装,斑斓的虎纹搭肩罩着锦绣的黄袍,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端坐在五花马上,显得极其英俊而潇洒。原来,这不是位普通因的猎人,而是唐天子李隆基的长兄宁王李宪。这位精通音乐的千岁爷本当继承帝位,然而弟弟隆基有维护帝国的奇勋,因而就主动将龙位让给更年轻有为的弟弟。李宪乐得清闲,冬夜围猎是他一天消遣。
眼看黑熊逃入密林,宁王并不焦急,领着一班侍卫,放松缰绳,蹿卧到山口处,等候追入林中的人马。不一会儿工夫,有人报告说,那黑熊带箭落入陷阱,正想法把它拖上来。宁王说:“那箭头是用麻沸汤浸过的,那黑家伙大概会睡上个把时辰,好生侍候,不要伤了它。”皇家林苑里正缺一头活熊,宁王准备把这家伙带回去,让万岁高兴高兴。
在前头巡视的侍卫来到十字路口,好生奇怪,路边放着一口柜子,却不见有人的踪影。这柜子为关中民间所用,为何深更半夜撂在这里?侍卫正疑惑,宁王骑着马已来到跟前。李宪问过究竟,便跳下马来,见柜子上着锁,就随手拍了拍上盖,耳朵贴着柜门,觉得里边似乎有动静。宁王立时命侍卫把锁头打开。王爷的随从多有能工巧匠,不费气力就打开锁头。打开柜门,大家都惊呆了!里面竟是一位女子。
这女子被缚住手脚,眼睛和脸也被蒙上了布。她已是奄奄一息。宁王命侍从快速为她解去绳索,又给她喂上一粒自己随身携带的药丹。那女子渐渐地苏醒过来,睁开眼睛看身边站着这许多汉子,顿时又吓得闭上双眼。两位侍从把她从柜子里抬到枯草地上,对她说:“不要害怕,我们是宁王千岁爷的人马。给你服药的就是千岁爷。”那女子听说这是朝廷上的人,又是千岁爷在场,便立时振作起来,轻轻地呼唤着:“奴家要见千岁爷。”宁王来到她跟前,问道:“你是哪个郡县人氏,为何被锁在柜子里?你不用害怕,从从实说来。”
那女子连连给宁王叩头谢恩。宁王将她扶起,在月光下细细端详,这女子身材窈窕,大不过十六、七岁,正是豆蔻年华。两眼闪着泪光,更觉楚楚动人。他脑子里倏地浮出诗经中的名句:“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心里暗道:“好一位山野仙姑!”这女子原来是这鄂县地界桃花峪一户读书人家的闺女,姓莫名秀。这桃花峪,每当早春三月,沟里沟外的桃树开遍了花,如漫天的彩霞落在这片山坡上。桃花溪绕村而过,映照着这片片桃花林。也许是这溪水、这蜜桃,滋养着这方儿女,桃花峪的女子分外标致水灵。莫老头儿有了秀秀,看作掌上明珠,不轻易将她许配给人。秀秀美,传遍十里八乡,说亲的人踩破莫家门槛;不法之徒也看着眼热,起了歹心。
就在这天夜里,牛刚入圈,鸡刚上架,劳作一天的人都回家安歇了。唯独莫老头在沟口等候着到外婆家串门的女儿秀秀,等啊,等啊,到半夜还不见秀秀。老头儿没想到,闺女被劫贼抢走了。有两个劫贼等候秀秀已多时。不等秀秀回沟口,硬是把秀秀架走了。秀秀被蒙着脸,嘴被塞着棉花,她惊魂未定,只觉得被抛在一个轿子不是轿子,滑杆不是滑杆的东西里,被抬着走了许多路。这两个劫贼原想乘黑把秀秀抬到鄂县城里,卖个好价钱。没想到走到这三叉路口,发现一彪人马从林子里冲出来,于是乎把柜子扔在道边,逃到老林里躲起来了。
宁王听了秀秀这番话,心中怒火直冲脑囟门。“太平世界,朗朗乾坤,岂容劫贼横行。便命令三、五个侍卫在附近搜寻,约摸半个时辰过去,不见劫贼踪迹,而追踪黑熊的人们却报告好消息,黑熊被拽上来了。四条汉子吃劲地抬着,放在宁王跟前。秀秀看着这黑乎乎的东西,紧往宁王身边躲,宁王轻轻扶着她,说道:“它己经睡着了,用不着怕。”宁王看看这熊,又瞧瞧那框子。便吩咐道:“把这个黑家伙抬到柜子里,把绳索都解开,用锁头锁上。立即上马回府。”侍从们不知道千岁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又不敢问,只好一一照办。宁王命令侍从们空出一匹马,让莫秀骑着。秀秀没有骑过马,便让侍从牵着马,扶着秀秀。宁王对秀秀说:“愿意到长安去逛逛吗?”秀秀说:“愿意”。“愿意到宫里去瞧瞧吗?”秀秀心想:“太愿意了。”她嘴里却说:“我爹爹在家挂念我呢。宁王说:让他着急一宿吧,明天派人告诉他好消息。”
千岁爷狩猎的队伍,踏着星光返回长安城。金鸡报晓时分,美丽宏伟的宫殿楼阁沐浴着朝晖。在秀秀眼前展现了她从没有见到过的新天地。千岁爷狩猎得到美女的事,一早晨传遍各王府,也传到天子耳朵了。皇上传下御旨,让千岁爷带秀秀立即去见他。秀秀穿着农家衣裙从车子上走下来,穿过重重宫门,来到天子跟前。她羞怯得忘了给皇帝下跪叩头,脸一阵阵红晕,更增加十分妩媚。李隆基细细打量这女子,果真不俗,看着她农家打扮,赞道:“这真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于是乎,龙颜大悦。立即册封莫秀为才人。这才人,可是个不低的品位,仅次于妃子,是有机会侍候皇上的。秀秀似乎觉得自己在做梦。
却说,那两位躲在林子里的劫贼,终于盼到打猎人马离去。山林复归寂静,他们便又回到那三叉路口,只见那框子完好无损,二人不禁暗喜。趁着夜色,他们要把这宝贝抬到鄂县城。二人重新穿好杠绳,拿好姿势,觉得柜子重了许多,又想,也许是肚子空了没有气力的缘故。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了县城,找好了客栈。客栈伙计看这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的客人抬着一口柜,而且非住单间不可,好生疑惑。让他们住下之后,便向衙门禀报。
这对难兄难弟一头倒在床上,长长地舒了口气。胖子说:“咱们讲好,钱对半分,但得让我先亲亲。”瘦子道“不成,不成,咱们得先把主顾找来,不然……没等说完,只听柜子里响动很大,柜子直打晃。这二位似乎想起了什么,“美人儿,也得舒坦舒坦。”他们一齐站在柜子跟前,打开锁头,争着要摸摸美人的手。锁头刚打开,那头醒过来的黑熊,又饿又渴的黑熊,呼地冲了出来。这胖子和瘦子顿时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只剩几丝游气从鼻孔里出来。那黑熊一掌抓倒胖子,又一掌抓倒瘦子,左啃一口,右哨一口,然后冲出房间,冲出客栈,朝人来人往的十字街奔去。
光天化日之下跑出一头大灰熊,街上的人们不知所措,连连躲避。但见那熊并不伤人,直奔城外。有人说,它直奔老林子去了。县衙门的差役派人火速来到客栈,伙计指着那放柜子的房间,只见那一胖一瘦的家伙鲜血直流,都没了半边脑袋。细细检验,原来是县上缉捕多时的人贩子。县老爷将这桩黑熊咬死人贩子的奇案报到郡上,郡老爷又呈报京兆尹大人衙门,不日工夫,消息传到宁王府。
宁王正在厅上细细品味着李龟年吹奏的一支新曲,便不禁放声大笑。李龟年和一班乐人不知究竟,但身边的武士们却翘起大拇指称颂千岁爷神机妙算,巧惩劫贼。万岁爷李隆基为表彩大哥李宪巧惩劫贼,又喜得莫才人便命乐工排演歌舞戏,题为《莫才人转》,并亲自打羯鼓指挥乐队,新进宫的才人莫秀,翩翩起舞,一时传为佳话。